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0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24
张伯驹(1898—1982)又名家骐,字丛碧。项城县老城人。张伯驹多才多艺,擅诗词,谙戏曲,喜书画,精古玩,富收藏,其收藏的字画件件珍奇。
张伯驹在保护文物字画方面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令人称道。他从30岁起收藏古人字画。1933年其父去世,遗有盐业银行股票50万元,其中相当数目用于购置古字画。以后又陆续向盐业银行透支40万元用于购置古代名人真迹。一生收藏书画,持有许多珍品国宝。他常言:“毕一生之精力,未有损坏或流外国者”。
1956年,他将其30年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陆机的《平复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黄庭坚《诸上座帖》、蔡襄《自书诗册》、吴倨《杂书诗帖》、元赵孟頫《千字文》、俞和楷书等8件稀世珍宝捐献给国家;将隋展子虔《游春图》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奖励他20万,他婉言拒绝。
平复帖
其中号称天下第一墨宝的《平复帖》和天下第一名画的《游春图》是张伯驹最为得意的收藏。《平复贴》用现大洋4万块购得,《游春图》则花费黄金170两得到。而《平复帖》的收藏最为惊心动魄,张伯驹为此差点丢了性命。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所写的一封信札,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件名人墨迹,历代都奉为至宝。宋徽宗亲自金书标题: “晋陆机平复帖”。信札卷后有董其昌、溥伟、傅增湘的跋文,上面钤有唐殷浩印,宋“宣和”“政和”双龙玉玺及明代韩逢禧父子,清代梁清标、安歧、载治等人的鉴藏印,共有几十方,可谓是朱印累累,满卷生辉,被天下视为“墨皇”,辗转流传至今,落在了“鬼子六”恭亲王奕沂的孙子溥儒手上。
张伯驹一心留意此帖的动向,因为进入*以来,满清遗老遗少几乎无不在靠变卖旧物度日。1936年,溥儒所藏唐代著名宫廷画家韩干的《照夜白》就被专做洋人生意的上海古董商叶某买走,转售英国,由此让张伯驹十分担心《平复帖》的安危。于是托阅古斋老板与溥儒商量,因溥儒出价二十万,张伯驹一时缺现钱,遂未谈成。
但张伯驹就此念上了《平复帖》,第二年又通过张大千向溥儒传递心声,但溥儒坚持非原价不让。直到抗日战争爆发那年的春节,溥儒因为母丧急需巨款,要把祖传晋陆机的《平复帖》拍卖,加上时势*,张伯驹急速前往,以4万元购归。张伯驹终于如愿以偿。此事如果慢一步,就会造成终身遗憾。当时北平有个文物掮客叫白坚甫的,专做日本人生意,他的报价就是二十万,但没想到被张伯驹抢了先手。
《平复帖》是道光皇帝赐给皇六子恭亲王奕欣,即溥儒之祖父的,为现存最古书法墨迹。日本人听说后,愿出30万银元,请伯驹割爱。伯驹怫然变色道:“国宝不能流出国门,给钱再多也不卖!”1941年张伯驹在上海突然被匪徒绑架,公然索价300万元,绑架者的身份其实就是日本人的走~狗——汪伪特工总部的“76号”特务组织,他们向张伯驹夫人潘素索要300万(伪币),否则撕票。
当时张家经济拮据,无力回票。有人劝说张夫人将《平复帖》卖给大汉奸梁鸿志、任道授,以救夫命。张夫人素知夫志,断定这一珍品一旦落入汉奸手中,必然拱手献予其日本主子,冒撕票危险,决不答应。后由友人多方筹措中储券40万,才得获释。
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张伯驹蛰居四载后携眷入秦,为安全计,将《平复帖》藏在衣被之中,虽颠沛流离,但《平复帖》却是安然无恙。
再来说《游春图》,它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的存世名作,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一幅绘画作品。卷前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后有元冯子振、明董其昌、清乾隆帝等人的题跋,钤有宣和内府诸玺,清廷内府以及明清诸位大收藏家的鉴藏朱印,堪称镇国之宝。
游春图局部
20世纪30年代溥仪到东北当伪满洲国儿皇帝时,带走故宫1200件珍贵文物,《游春图》即在其中。抗战胜利后流落民间,因价格太高,一个古董商吃不下,于是八家联合起来收了这幅画,后来大家决定将此画卖出,开价八百两黄金。
听说《游春图》进入市场,张伯驹心中一阵惊慌,这样的高价他也承受不起,又担心外国人染指,于是力促故宫博物院吃下。但院长马衡苦于经费无着,心有余而力不足。张伯驹硬着头皮去找文物商商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陈《游春图》是国宝,无论如何,不能流失国外。
张伯驹在收藏界素来口碑甚好,大家都很钦佩他。现在又是出于爱国之心,让“八公司”颇为感动。再说,内战将起,谁敢在这*年头花八百两黄金买一幅画?因此“八公司”一咬牙,降价到二百二十两黄金,让张伯驹带画走人。*得张伯驹卖了一大片房产,花费黄金170两,终于得到《游春图》。
张伯驹是个“痴人”,他常说:“我这个人的特点,无论学什么,非要学到精通不可。他多才多艺,擅诗词,谙戏曲,喜书画,精古玩,富收藏。看中的文物,更是一掷千金。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不穿丝绸,也从不穿得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一生致力于收藏,尽自己的能力将国宝留住,不使其流失国外,展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黄永玉为张伯驹下的论断——“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1982年初,这位中国护宝奇兵在北京病故,享年86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24
张伯驹为*四公子之一,他出身名门,家世显赫。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当属他与风尘女子潘素的爱情,身份地位悬殊巨大,但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成为一段佳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25
不惜代价、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对于斥巨资购藏并用心血保护的法书名画,张伯驹先生和夫人并不视为一己所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遗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25
张伯驹是名门之后,他一生致力于收藏文物,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买文物上面了,后来把文物全部无偿地捐给了新中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26
保护国宝的张伯驹说:“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为了保护以及买回国宝,张伯驹善尽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