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5 02:00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21 03:49
1、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2、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3、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4、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6 04:08
在写作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当时开始写的初衷就是觉得写作很重要,自己有必要提高下写作能力了,于是就直接开始写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写作能力确实得到了不少提升,但是现在感觉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于是,我想可能需要专门去学习下写作的技巧了,正好以前写友推荐过一套书,王鼎钧老师的《作文四讲》,所以拖了很久,我终于开始读了。这次读完了这套书的第一本《讲理》。本文是我读完以后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这本书是王鼎钧老师几十年前针对台湾中学生写的一本书,主要内容就是教中学生如何写论说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议论文,为了与本书保持一致,后面都采用论说文的说法)。虽然说是几十年前的书,但是书中的内容放到现在来看依然适用,而且不仅仅适用于中学生,对于所有写不好论说文或者不擅长讲理的人来说都很有用。
我们知道,中学的作文考试几乎都是议论文,本书有很强的针对性,我想对于一些苦恼孩子写不好作文的家长来说,本书绝对值得一读,但是让孩子自学可能要求有点高,家长或者老师最好先读一读,然后再教给孩子,相信会大有帮助。
另外,对于所有已经从学校毕业的人来说,虽然不用考试了,但是工作中我们时刻也会需要通过写论说文或者讲理去说服别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就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充分的论据和论证。读完本书后会帮助我们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材,将所有的知识按章节依次罗列出来,本书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故事的形式,以一个语文老师和学生们的日常为主线,将所有关于写论说文的技巧展现出来,可读性很强。另外,干货满满,随便翻几页就会有所谓的知识点,而且内容十分全面,基本覆盖了所有论说文的写作技巧。
言归正传,下面就谈谈怎么写好论说文吧。
在讲写论说文的技巧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论说文。
本书首先就告诉了我们论说文就是讲理,是发表意见,是下判断和讲理由。
从大的方面来看,确实论说文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下判断和讲理由。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下出准确的判断,能不能找出充足的理由让人信服。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有助于我们搞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将多个同类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对比下记叙文、抒情文和论说文有什么区别。书中给出了定义,把事实记下来的是记叙文,因事实引起感情为感叹的是抒情文,由事实中抽绎出理由意见来的,就是论说文了。
当搞清楚概念后,会让我们的逻辑更加清晰。比如说,有些人在写文章的时候,记叙、抒情和议论常常混在一起,记叙中夹杂着抒情,抒情中又夹杂着议论,导致文章读起来很杂乱,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搞清楚记叙、抒情和议论这三者的区别。
而当我们搞清楚这些定义后,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混淆,一旦有了任何想法我们就都可以归到对应的类别中,然后将同类的放在一起写成文章。
综上,在我看来,论说文就是综合运用一切方法和技巧让别人相信我们的判断和意见。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看写论说文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前面说了,论说文可以分为两部分,下判断和讲理由。用书中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骨架」和「肌肉」。论说文的核心观点是骨架,而所有用来论证观点的内容都是依附在骨架上的肌肉。
因此,我们在写论说文的时候,通常可以分两步,首先搭建骨架结构,然后不断添加肌肉。搭建出一个好的骨架结构,通常就能保证文章的基本质量,而添加肌肉的工作,则是不断的锦上添花。
我们先看看如何搭建骨架结构?
任何论说文都有它的内在骨架结构,骨架结构反映出一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在逻辑,而这两者是一篇论说文的核心。所以,骨架结构至关重要。
搭建骨架有两个注意点,一是要有明确的观点,二是要有严密的逻辑。
关于第一点,明确的观点就是要有判断,这就决定了骨架要由下判断的句子构成,这类句子可以称之为「是非句」。
什么是「是非句」呢?引用书中的一段话解释如下:作文的句子似乎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含有是非问题的句子,还有一类是不含有是非问题的句子。论文的句子,正是那种含有是非问题的句子,这种句子是在表示一种判断,其中包含着真或假、对或错、赞成或反对。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热闹的地方人多,爱的深的那个人总是更容易受伤,女孩比男孩更细心等等,这些句子中都含有是非问题。
所以,我们在搭建骨架的时候,必须使用「是非句」,明确的表达出判断和意见。
关于第二点,就是论证的过程和逻辑要严密,否则就算我们列举了众多的证据,充分的证明每个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如果观点之间的逻辑推理是错误的,那么我们的总体结论也无法成立。
搭好骨架以后,如何添加肌肉呢?
书中给出了九种方法,分别是「举例子、摆事实、讲故事、作类比、引用权威、引用诗词、描写、反问、感叹」。这九种方法也是本书介绍的主要内容。
这九种方法并不是在每篇论说文中都必须要用到的,我根据重要性将这三种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最核心、锦上添花和视情况而用。
最核心的方法
最核心的方法是举例子和摆事实。每篇文章为了论证观点,我们都需要准备2-3个论据,来构成整个肌肉的主体部分。而这些论据通常就是例子和事实,因为这两者最有说服力。
同时,我们要找「众所周知」的例子,因为知道的人越多,说服力越强。比如说,书中提到的历史事实,记载在史书里面,人人有机会知道,这种历史事实,经过古今历史家的评定,人人都可以相信,把这种事实举出来作证,力量更大。
锦上添花的方法
锦上添花的方法是讲故事、作类比、引用权威、引用诗歌。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点是,都不必须,但是如果用上了,就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提升文章的可读性。我们逐一看下。
一是讲故事。相信大家如果经常看公众号的话,就可以发现很多公众号的文章都喜欢讲故事,因为现在读者都喜欢看故事,大部分人都已经看不了满篇都是抽象语句的文章。而论说文恰恰很抽象,读起来枯燥。所以加入故事的话,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启发思想。
二是作类比。类比是很多人在说明事理时都会用到的写作手法,因为简单、见效快。想想,假设我们想要说服别人某件事,这件事情是对方不熟悉的,而如果我们这时用他熟悉的东西来打个比方,对方是不是很容易就会认可了。这就是类比,用不熟悉类比熟悉。
三是引用权威。上学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背一些名人名句,在写作文的时候想尽办法都要用上一两句,因为老师说这样可以有加分。这其实就是引用权威。另一种引用权威的方式,就是引用权威机构的调查研究结论,来论证我们的观点,这种方式在辩论中经常使用。引用权威,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因为绝大多数人是相信权威的。
四是引用诗词。书中提到了诗词的很多好处,第一是诗有装饰性,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因为诗本身是很有美感的文字;第二是诗可以使人感动,让理有隙可乘,特别是中国大部分人都对诗有种特别的尊重;第三是诗可以作象征比喻,让人对要说明的事理,有具体鲜明的形象。比如说,引诗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拿花和花株的关系,比喻殉道者和道的关系;第四是诗可以通过精炼的话语,将我们要叙述的事实简单说清楚。比如说,“云淡风轻近午天,依花傍柳过前川”,用这样的诗句来说明“淡朴的快乐”既方便,又真实。
视情况而用的方法
一是描写。有些文章需要用具体的图像来支撑观点,但是因为文章通常又不能配图,那么我们只能用描写的手法来描绘出图像。比如,我们要写一个报告,说明某某地方风景优美,适合改建为公园。如果读者没有去过这个地方,那么我们只有用文字将这个地方的优美描写出来,这个报告才能具有说服力。
二是反问。反问虽然不能直接论证观点,但是可以增加说服的力度。比如说《奇葩说》第五季第五期里,讨论的辩题是“键盘侠是不是侠”,陈铭发言时举了自己在微博上莫名其妙被网友骂的例子,最后以连续的三个反问“侠在哪里”收尾,效果是非常好的。这就是反问的力量,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根据情况适度的使用反问句式。
三是感叹。感叹与反问类似,也可以让说服变得更有力度。这里不再赘述,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感叹句式。
书中以三位学生在作业比赛中获奖,分享学习经验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提升写论说文能力的方法。
一是平常收集各种文章和素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我们在写论说文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素材可用。缺点是,我们的思维可能会受限,一旦遇到素材中没有的话题,我们可能就会无话可说,这就是依赖素材库的坏处。
二是从别人的讲话中学习观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我们写的很多作文话题,可能在平常周围人的聊天中就会被谈论到,每个人都发表过不同的看法,只要我们有心的话,其实可以收集到很多不同的观点。缺点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话题。
三是从小说的对话中学习讲理。很多小说中都有很精彩的人物对话,这些对话都出自大师之手,其中往往蕴含着很多精彩的观点和讲理的方法。比如说,书中举的例子,一个黑人跟一个白皮肤的小姐相爱,黑人到小姐的父亲那里去求婚,遭到严厉的拒绝,这位家长认为跟黑人通婚是一种羞耻。黑青年在恳求无效之后,掏出一把小刀,割破自己的手臂,让鲜血流下来,说:“您看,我的皮肤虽然黑,我的血也是红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小说家写的论说文也是一流的,同样留心的话,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
我自己也总结了提升写论说文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围绕着前面谈论到具体技巧,分为两方面,一是搞定骨架,二是搞定肌肉。
搞定骨架,具体有两种方法。
一是积累常见的讲理框架。可以设想一下,关于论说文的骨架结构并不会有很多种,一定会有些通用的结构,进一步,每种结构背后都是一种思维框架。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积累思维框架,当有了足够多的框架后,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就能快速的调用出合适的思维框架,搭建出论文的骨架结构。积累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别人的文章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论说文的时候,要像照X光一样,穿过文章肌肉,透视出其骨架结构,然后及时的进行总结归纳。
二是学习别人的观点角度。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或者阅读文章的时候,要学会从中辨别出是非句,看看别人都是从哪些角度去对一件事情下判断的。一件事情的角度一定是多样的,反过来,同类事情也一定会有些通用的角度,所以,当我们有了足够的积累后,再去归纳总结,就也可以慢慢的拓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搞定肌肉,对照上面的技巧,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努力,来提升自己运用这些技巧的能力。
首先是最核心的举例子、摆事实。我们可以从哪里去找例子和事实呢?一是从史实中去找。前面也说过了,这类事实是经过史学家验证的,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很有说服力;二是从公开的报道中去找。公开的报道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信,所以用这类的事实用论证我们的观点,往往也比较由说服力。三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去找。说自己的故事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特别是在别人认识你,或者对你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这叫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证明。四是从朋友的经历中去找。说服力相对较差,因为你的朋友只有你自己认识,你说的真实与否,别人无法去判断。对别人来说,如果是假的,那么整个观点也就不成立了。
其次是讲故事与作类比。对于这两种技巧,我认为核心是积累,可以建立素材库。一是建立故事库,读到有启发性的故事,及时记录下来,将故事按照反映的问题或者启发的观点进行分类,等到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书中还介绍一个小技巧,就是从文学家那里借用故事,文学家最擅长讲故事。比如说,《红楼梦》以大家庭为背景,所有讨论大家庭缺点的论说文都可以借用红楼梦的故事。二是建立类比库。类比随处可见,网上很多文章都会用到类比的技巧,我们留意的话,会发现有很多有趣的、精巧的类比,所以,看到好的类比,我们可以及时记录下来,有时候同一个类比换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用在不同的点上,所以,当我们有足够的积累后,就很容易在写论说文时找到适合的类比。
再次是引用权威。我们要运用这个技巧,关键是要知道谁是权威、他们的意见是什么,他们的意见在哪里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读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这样当我们写论说文想要引用权威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调取出合适的素材。还是以《奇葩说》第五季第五期陈铭的发言为例,他引用了一句话惊艳全场,十八世纪法国大*时期罗兰夫人临上断头台前喊出的一句话,“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我想他一定不是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找到这一句话的,而是他之前早就读过这句话,然后正好在准备这个辩题的时候,联想到了。
然后是引用诗词。我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多背。央视有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是一位快递小哥。在他夺冠后,央视专题采访了他,在整个的采访过程,他在很多地方,就很自然引用了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就是只要积累足够多,我们就可以容易的引用诗句了。
最后是描写、反问和感叹。对于描写,其实是属于其他文体的技巧,我觉得重要的平常仔细观察和留心周遭的事物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果不会写的话,那就是用最传统的方法,同一件事情,看别人的怎么写,然后自己再学着写。反问和感叹,这里就不说了,就是两种句式,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会使用的。
以上,感谢您读到这里,希望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