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志的古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5 23:2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16
韩信,江苏淮阴人,出生时家道业已中落,因此没有关于他家世的详细记载,只知道他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清贫。但他家中收藏兵书和宝剑,韩信
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很多兵书,也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这些方面推论,“韩信乃韩国之后”,韩信祖上是贵族。(明李廷机著《鉴略‧秦记》)
母亲去世后,韩信的生活更加艰难,常常无饭可吃。因为贫困,他饱受别人的白眼和欺辱,也受到过他人的施舍。在历史上留下的许多成语典故都和韩信有关,比如:昌亭之客、晨炊蓐食、胯下之辱、一饭千金、能屈能伸,等等。
南昌亭亭长颇有眼光,他看韩信非等闲之辈,眼下虽然贫困,日后必出人头地,所以对他很是照顾。韩信常去他家吃饭,时间一长,亭长的妻子心生嫌恶,想
出了晨炊蓐食的办法把韩信赶走。她早上天还没亮就做好饭菜,早早地把饭吃完,锅碗瓢盆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韩信像往常一样来到亭长家时,等待他的是空空如
也的饭桌,连残羹剩饭也没留下。韩信一看就明白了,扭头就走,从此没有再去过亭长家。后来由此演变出来两个成语:昌亭之客、昌亭旅食,都是指怀才不遇而暂
时寄人篱下者。
韩信读书之余,有时到河边垂钓。有位洗衣服的老妪,后人称为漂母,很同情他,看到韩信没有饭吃,时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韩信心里非常感激,发誓将
来要报答她的恩情。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果然赠给漂母千金以酬谢她当年的帮助。“一饭千金”的成语由此而来,意思是受人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
1、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
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2、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2年聘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曾当选第一届全国*。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 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3、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
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4、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理想。
诗人写作《离*》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离*》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5、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
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枋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后被太傅慕容评*走,携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16
1、司马迁
他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2、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句话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搜狗问问
3、牛顿
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 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4、茅以升
他在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条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刻苦学习,考上了桥梁建筑专业。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搜狗问问
5、霍金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牛津大学。毕业后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缩病。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17
胸怀大志的古人很多,比如:
姜子牙
吴起
霍去病
岳飞
诸葛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18
1、[唐]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原文选段: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释义: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2、[宋] 李白《李清照 》
原文选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释义: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
3、[汉] 曹操 《龟虽寿》
原文选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释义: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4、[唐]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原文选段: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释义:
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映千秋。
5、[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选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释义:
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