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6 05: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17
南唐虽然在军事上完全不是后周和宋朝的对手,被打得狼狈不堪,但在文化上却是鼎盛繁荣,创造了很多流传数百年的文化作品。李煜、徐铉、韩熙载都是南唐文化的代表人物,其诗文收录到了很多著名的典籍之中。尤其是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是与徐铉并称为"韩徐"的文人典范。他是当时江南文坛的魁首,被称为"韩夫子",也被认为是"神仙中人"。然而韩熙载的理想却不是成为一个文学家,而是成为治国理政的宰相。可终其一生,他的理想都未能实现,南唐三位皇帝都没有重用他。
关于韩熙载不被南唐重用的问题,历史学者们有多种解读。其中最为主流的一种说法认为韩熙载恃才傲物,性格上过于清高,所以不受皇帝喜欢。因此韩熙载在朝中一直没有成为掌握实权的宰相,而是多处于清贵,却没有决策权的官职之上。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韩熙载的性格的确是有些恃才傲物,但这都不是事情的主因。从当时南唐政坛来看,恃才傲物的不只韩熙载一人,这几乎是文人*的通病。中国自古以来有文无第一的说法,文人相轻是官场常态。若以恃才傲物就否定一个人,那能当官的文人就没几个了。
实际上以恃才傲物来否定韩熙载,这根本就是非常笼统的说法,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实质问题。这种说法的来源,是陆游在《南唐书·韩熙载传》中的说法,他说韩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由于陆游是南宋文坛名宿,他的影响力远超一般的学者,于是给很多人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与韩熙载同时代的南唐名臣徐铉的评价却更加贴切,他在撰写《韩熙载墓志铭》时写道"以俊迈之气,高视名流,既绛灌之徒弗容,亦季孟之间不处。"这句话比陆游那句更加高明,也更准确的描述了韩熙载不被重用的原因。
徐铉的话有两重含义,而一般人只理解到第一重。第一重含义就是说韩熙载恃才傲物,有文人的清高的风骨,不受当时南唐名流的欢迎。这些名流既有文坛名人,也包括南唐皇室和各家贵族。这个说法与陆游基本一致,也是现代主流历史学对韩熙载的评价。
徐铉评价韩熙载的第二重含义更加深刻,也指明韩熙载不受重用的原因。他原文提到了"绛灌之徒",这是西汉名将周勃和灌婴,他们都是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他又提到了"季孟之间",这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两家权臣,季孙氏和孟孙氏。徐铉通过这两个词,影*南唐当时政坛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