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国祥老师执教《凡卡》看文本解读的深入和浅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5 20: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9 04:30
匆匆拜读了干国祥老师执教《凡卡》的课堂实录,引起了我对文本解读的进入和走出的些许思考,写出来,既是读后总结,也是个人关于文本解读的思考和梳理。
整节课,干老师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问题:是哪些因素使得文章成为了“流芳百世的杰作”?然后通过层层推进的教学活动,最终得出了编织、对比和悬念三个关键要素。
编织是指“把不同时间的故事巧妙地编进一篇文章。”包括乡下生活、学徒生活、写信时刻和未来结局四部分故事。将文章结构解读透彻之后,干老师是如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探究各部分作用的呢?干老师设计了三次重新建构文本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曲径通幽,最见文本解读既能深入又能浅出的真功夫。
第一次重新建构时,他设计了“在哪里生活的怎样的凡卡,给在哪里的谁,写一份怎样的信?”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把故事的基本要素提炼出来,当学生答出“在城里做鞋匠学徒,生活得非常艰难的凡卡给在乡下的爷爷写了一封……的信”后,干老师又将“……的信”搁置起来,留作悬念,然后呈现给学生他处理过的文本——删去书信内容的关于凡卡写信的完整故事情节,括号里添加的是他对书信内容的概括。学生读完删减后的文本自然感觉到不能打动人,同时马上找到了原因——少了信的内容。于是干国祥老师又进行第二次文本重新建构,即解读描写学徒生活的书信内容,最后归纳出凡卡过的是挨打、挨饿、挨冻的“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这时老师又问:凡卡的这封信会不会成为一篇流芳百世的杰作?在学生模糊不定时,教师提出这篇文章还写了什么,又引入了对文本的第三次重新建构。干老师以“凡卡和爷爷在乡下的生活真的很好吗?”这一问题引入学生对书信中关于乡下生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阅读,学生们感受到了爷爷的“有趣”,乡下生活的“快乐”。在又进行了两次比较阅读后,学生们明鲜感受到了对比手法造成的强烈反差——乡下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又非常美丽、幸福、快乐。而城里的生活是如此的残酷,不人道。
实际上,对凡卡所写书信内容的两次重新建构可以归整为一次,但因为两次活动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感受凡卡遭受的非人折磨和回忆乡下生活的幸福快乐,以及二者的强烈反差带来的抒情效果,所以我更愿意说成是三次文本重建。而干国祥老师自己最得意的也是他“对教材的剪裁”,他在课后反思中说,这一剪裁,避免直接上成一堂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的*课,或者同情社会弱势群体的思想情感课。
最后,干老师又通过解读文本中凡卡没有写清收信地址探讨凡卡的两条出路——死掉或者成为欺负别人的那个伙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凡卡残酷的命运结局。当然,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爷爷是否能收到信,即使爷爷收到了来信,按他自己的处境又能养活凡卡吗?这和凡卡当初被送到鞋店做童工是同一个原因,这样讲,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就更浓重了。
总之,干国祥老师在对文本有了深入、个性的解读之后,又能走出文本,设计了三个层层深入的阅读活动,进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大师文章的匠心,可谓解得深入独到、出得合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