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5 19: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02
在水库钓鱼,经常碰到不上鱼的时候,鱼不咬钩是个普遍现象。往往头天收获甚丰,今天就无鱼咬钩;上午钓的好好的,下午就不开口了,每每让钓友们疑惑不解。
笔者查阅了历年来的钓鱼日记,再根据多年钓鱼的经验,总结出几点不上鱼的原因,供钓友们参考。
水中溶氧量低于鱼类需要的正常水平,它们就会上浮到上层水域(水越深,含氧量越低),轻则浮头,重则死亡。在水库,尤其是大中型水库,一般不存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但是,在无风,气压较低的天气,水体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减少,溶氧量比平常低,鱼类呼吸不顺畅,食欲不佳,此时出钓则钓债不佳。
所以说,气压高低是影响鱼类觅食的关键,气压高水中溶氧量就高,气压低,溶氧量就低,水中的溶氧量也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减少,水温越低,溶氧量就越高,相反,水温越高溶氧量就越低。天气闷热时,暴雨来临前,寒潮前气温骤升,云雾笼罩在山顶,水缸、水管等冒出水珠,地板渗水、衣被返潮、蜻蜓、燕子低飞、蛇拦路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低气压所至,及时提醒你水中溶氧量低,此时最好不要出钓,就是出钓,也所获无几,甚至光头。
有的水库水肥,藻类、微生物多,同鱼类争夺水中的氧气,尤其在高温、高湿、低气压的天气,尤为严重,这种情况下鱼类是不会咬钩的。在水草茂盛的水域垂钓,白天上鱼量高,夜晚上鱼量差或根本就无鱼咬钩,此现象在下半夜至太阳出来前更明显。这是因为水草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到了夜晚,则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同鱼类争夺水中本来就不多的溶解氧,导致水中缺氧,鱼不“拿食”。
食物是鱼类的生存之本,水体中食物丰富,来源广泛,鱼类饱不思食,对食物变的很挑剔,一般的食物引不起它们的食欲。如发洪水时,带进水里的各种昆虫、草籽、微生物、腐殖质,各种畜禽粪便,淹没大片的农田也有丰富的食物。鱼类在这期间是不愁吃喝,此时出钓收获肯定一般。有时候喂好窝子后,窝点无鱼咬钩,而窝外却鱼星直冒,这是因为鱼狡猾,不敢进窝,只在窝子外围转悠,这种现象在常钓水域更是多见,此时就要用长竿钓窝子以外的地方,方能获得丰收。
鱼类的觅食和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鱼类的最佳觅食温度(水温)在15-25度之间,水温降到4-5度以下,就很少有鱼觅食。而水温达到30度以上时,就连喜高温的鲢、鳙、鲩等鱼,也不思食欲,都潜入深水区纳凉避署,这样的温度也是不上鱼的原因。
水位的变化,也会影响鱼类的觅食。水位下降时的头几天,库内暗流涌动,鱼类还适应不过来,处在惊惶失措之中,无心思觅食,纷纷向下游或深水区移动。涨水好钓鱼,这是真对小幅度涨水而言,如水位上升太快,就更不好钓鱼了。如1998年秋,沂蒙山区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岸堤水库在一昼夜的时间,水位上升了近二十米,从最低水位上升到警戒线以上。以后又是阴雨绵绵,水位持续不下降,此年秋钓,两个多月的时间不上鱼。
长时间的晴天或连阴雨,也是不上鱼的原因。久雨初晴的天气,钓友们大多认为是个钓鱼的好日子,纷纷出钓,谁知多数当了“空军”。这是因为久雨初晴,鱼类一下适应不了明亮的天气,纷纷游到阴暗处躲避起来,就和我们从阴暗的屋子来到阳光下一样,睁不开眼睛。
气温骤升骤降,昼夜温差大、夏季刮南风等等,鱼类不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此时出钓,钓获量差。
俗语说“有雾不下竿,雾散鱼儿欢”,大雾对鱼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如1999年11月22号这天,本地出现大雾,能见度只有3米多,到下午两点半大雾才逐渐散去,笔者在岸堤水库石宝峪杨树沟钓点,10把海竿是一鱼未获,只用手竿钓上一条鲫鱼。
高温、高湿的盛夏时节,一场雨水过后,空气清新,真是个钓鱼的大好时机。谁知,这场雨却不同了,任你长竿短竿,还是深水浅水,却无鱼问钩,让钓友们一头雾水,找不着北了。仔细想想,也就不难理解,这场雨肯定不是一场好雨,不是酸雨就是其它受污染雨水。在平时下雨时,叫声特欢的蛙儿们,在遇到受污染的降雨时,却表现的特别安静,是“一言不发”。如果降雨过后,蛙类积极的演奏“大合唱”,那就是钓鱼的大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在垂钓过程中遇到的鱼情也同天气一样呈多样性变化,有时艳阳高照,万里晴空的天气,鱼却非常难钓(尤其在中午前后),有时轻风细雨,阴雨绵绵,鱼咬钩的积极性却很高,这种反常现象,主要与日照强度和水温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鱼类有趋温的动向,在早春与仲春气温聚然升高的天气,多数底栖鱼类会离开水温底的深水区,追温到温度相对较高的中上层水域或浅滩,如再在深水底钓,其钓获量是可想而知了,此时就要钓浮或浅滩,才能带来好的钓效。
如果天气、温度都适合,钓点也不错,还是不上鱼,那就是饵料不对路或钓法欠佳。因不同的水库,鱼类的胃口不同,在水肥食物丰富的水库钓鲢、鳙鱼,用酸臭饵就不如用香甜饵上鱼率高。在炎热的天气,有时气压较低,鱼类纷纷上浮到中上层水域,如不及时改变钓法,那钓获量就可想而知了。
钓点的好坏是影响获鱼量的关键,俗话说的好,“七分钓点,三分钓技”。如果一个钓鱼高手站在劣势的钓位,就是有再高的钓鱼技术,也是无鱼咬钩的,只能望水兴叹。而一位钓鱼新手,站在优势的钓位,宜能频频上鱼。所以说,钓点的优劣,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原因。
鱼类对光线声波非常敏感,暴风雨前的电闪雷鸣,瞬间的强光,高分贝的声波传到水中,使鱼处于非常惊恐的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有食欲。
水位的轻微变化对鱼类影响不大,但较长时间的大风大浪袭击,在大中型水域很容易形成大的波浪,表层波涛汹涌,水底暗流涌动,鱼类就会隐藏在能躲避风浪暗流的地方不食也不动,只有风浪过去后,鱼类才会游到岸边。
实践证明,鱼类摄食多是吞吐式,或以尾巴横扫饵团后再转身吸食。笔者在水缸中做过试验,经过多次钓放的鲫鱼,对饵团根本就不去吸食,而是围着饵团转悠或用尾巴扫一下(钓鱼时挂着尾巴上来的也不少)再去吸食散落下来的饵料,有几条却在离饵团四五厘米左右的地方向饵团“喷水”后,再去吸食散落的饵料,你说这鱼猾不猾。撒放诱饵再下钩,它们却只吃诱饵,对钓饵却“不屑一顾”,这也是窝子鱼星直冒却无鱼咬钩的重要原因。
其它如鱼类在繁殖期,遇到药、炸、电、网之后,这些现象都是不上鱼的原因。
要想钓到鱼,就必须了解鱼类的食性、习性、活动规律、觅食地点、洄游路线、水底地形,天气的阴晴、气压的高低,水中的溶氧量、水温的高低,风力风向的影响,饵料的配制与选择,浮漂的信息、钓法的选择,水的深浅、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选择等等,这些现象都能对鱼类摄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钓鱼是一门一学就会,一辈子学不精的学问,要懂天文(天气的变化)识地理(岸边和水底地形地貌),识鱼性和水情,懂得越多,钓上鱼的机会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