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7 17: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25
”这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性质的精辟论述,有着深刻的内涵,是*同志的领导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领导就是服务”的命题,来源于*同志的彻底的唯物史,来源于他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他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一贯思想。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志考虑和处理任何问题,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从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都是尽心尽力地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和幸福。所以说,认真学习和研究*同志关于“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正确地、全面地掌握这一思想及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领导就是服务”的内涵。一、“领导就是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特殊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领导的活动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的领导活动,体现着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主体,劳动者不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还是国家*生活中的主人。社会主义的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的特殊本质就是服务。这种服务本质要求:第一,领导者必须摆正“公仆”和“主人”的关系。马克思早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时就指出:“旧*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负责的公仆。……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公仆”和“主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两大基本要素,服务与领导的对象是“主人”,履行服务与领导职责的是“公仆”,颠倒了这种“主”“仆”关系,就失掉了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第二,领导者必须把服务作为领导工作的宗旨。领导者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都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在实践领导活动过程中,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依靠群众,发扬民主,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总结检查自己的工作时,要着重看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符合“公仆”的要求,是否是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其服务效果如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二、“领导就是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根本原则领导原则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必须自觉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社会主义领导以“领导就是服务”为根本原则,既是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决定,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领导本质所必须的。因为,社会主义的领导,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作为生产关系的内容,又是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所以,领导者只有坚持“领导就是服务”这个根本原则,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个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坚持“领导就是服务”这个根本原则呢?第一,领导者运用权力必须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准则。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权力,一方面包括领导者实施领导、履行职责的法定职权,另一方面也包括领导者的个人影响权。领导者的法定职权,是领导岗位、职务自身具有的,是人民利益的最高代表——党和国家,根据某个人对事业的忠诚、完成某种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和素养而授予的。获得一定职权的领导者,就必然需要正确地运用职权为社会、为人民服务。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力,是领导者靠自身的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素质对群众形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越大,就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可见,任何一个领导者,不论是行使职权,还是发挥个人影响力,都必须始终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准则,把权力当作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小集团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资本。第二,领导者履行各种职责,必须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其出发点和归宿。领导者的职责,就是领导者适应工作职位、职务的需要理应承担的各种责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的实施中,我们领导者的总责,就是率领和引导本组织的成员,按照分工去完成自己所分担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履行各方面的职责。而要科学地、有效地履行好这些职责,首要的是必须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否则,就是没有正确的履行职责,就是严重的失职。三、“领导就是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最高标准领导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劳动分工。但领导者这种社会劳动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它有着既定的特殊的社会劳动分工。但领导这种社会劳动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它有着既定的选拔标准、实践标准和评价标准。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些标准可以集中到一点,那就是看他是否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就是服务”也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最高标准。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选拔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人生观问题是一个人的根本问题,而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所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就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选拔领导者的最高*标准。我们所讲的选拔干部德才兼备标准里面的“德”、主要就是指更具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才”主要是指要具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与本领。可见,我们只有把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作为选拔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最高标准,才能真正把好选才用人的*关。第二,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检验领导者称职与否的实践标准。我们选拔应用领导者,虽然可以按照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坚持正确的干部人事制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总不容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难免有失误之处。而且,客观情况是不断发展的,在正被任用着的领导者中,有的也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因此,必须注重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地识别、检验领导者是否称职与合格,实践检验,主要是看他是否正确地、科学而有效地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其落脚点仍是看他是在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还是在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党和人民才能够更好地提拔重用那些合格和优秀的领导者,收回那些平庸无为、渎职失职、以权谋私领导者的权力。第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领导绩效大小的评价标准。领导绩效,简单地说就是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产生的成绩和效果,它的客观价值就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对领导绩效的考评,其内容可有多方面,其方式方法又可有多种多样,但最终还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服务的效益怎样。我们的许多优秀领导者,如焦裕禄、孔繁森等,他们之所以优秀为亿万人民所敬仰,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学习楷模,就是源于他们为社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和服务效益非常巨大。*同志关于“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既是社会实践领导的特殊本质,又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