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35
共1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7-09 11:06
1、中华之名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亦称中原、中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以此为国号。而已不存在的中华共和国及中华帝国亦以此为名。
2、虽然目前“中华”一词早已成为对中国文化、地理、民族、饮食等方面的泛称,但直到近代中国才开始出现该词汇的现代意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才正式将“中华”纳入国名。
3、《辞海》:我国古时多就黄河流域建都,因此称其曰中华。中者,居四方之中也;华者,具有文化之民族,服装华美者也。其后,疆域日广,凡其所属,皆称中华,亦称中国。后来,中华逐渐成为我国的称号。
4、《现代汉语词典》: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中华民族经过不断扩大,“中华”也就借指“中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08:30
考“中国”一词之本义,当为中原各诸侯国,中者,居中之意也;国者,诸侯之土封国也。
华夏诸国分别将南北东西四境诸民称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因参照体系不同,其所指亦有差异。
自汉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学士习惯于将汉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因此,当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也多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自称“中国”,而将南朝称作“岛夷”;同一时期汉族所建之南朝虽迁离中原,却亦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魏虏”。
当《尚书》上出现“中国”一词时,其所指仅仅局限于关中、河洛一带,而后又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秦汉以降,又将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皆称为“中国”。
“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中国”则成为隶属我国版图之内全部领土之专用名词。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1912年中华*之建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他国之人遂逐渐耳熟能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际上通称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仍简称为“中国”,“中国”之名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扩展资料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参考资料:人民网—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0:05
抗战时期,*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1948年12月30日,*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进行到底》明确宣布:“一九四九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民*任务为目标的*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第三条第五款为“提出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四小组讨论时,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号提出质疑。他表示国名太长,建议去掉“民主”两字。 最后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年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会通过决议正式定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去掉国号后面“中华*”的简称。自此之后,政协会议通过的大会文件,就完全去掉了“中华*”这四个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在人们习惯性称呼中渐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
扩展资料:
国号的含义:
“中华”,即中国、华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个*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共和”一词的英语republic来自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 [36] 共和一般都包含共同享有权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和的权力主体包含的范围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强调所有公民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制定和执行,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比如公民表决、代议制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1:56
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意思是: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铭文的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
那么“中国”的本意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国”字说起。“国”与“或”字相通,原意是指城、邑。当先民因农业的发展而定居下来以后,以部落首领的居住地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初期的居民点和城市,城里称为国,城外近处就叫做郊人。
开始时,国的差别并不大,但以后有的国发展较快,有的则已经扩展到原来几个国的范围。于是大的单位就被称为“邦”,小的单位才称为“国”。
周朝西周时,周王被称为天子,由他分封或得到他承认的国称为诸侯;但无论天子还是诸侯,他们居住的城邑都是“国”。既然同时存在那么多的国,在名称上就渐渐产生了区别。
天子所住的“国”(京师)处于中心、中枢地位,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前面提到,周武王在灭商后,认为上天将“中国”交付给了他,就是因为已经占有了商的京师。
周朝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攻入镐京,杀了周幽王。犬戎虽然暂时退出了镐京,但随时威胁着周人。第二年,幽王之子平王适都洛邑。周*多随平王东迁,丰镐一带都给戎人占了,自然就丧失了“中国”的地位,而洛邑及其周围地区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
春秋时期春秋时的“中国”还具有民族意义。如秦国,不仅已经从戎人手中夺取了丰、镐和周人的发祥地周原,而且向西征服了戎人各部,其势力已足以与晋、郑等国抗衡。
这样一个大国,又占有原来的“中国”,照理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中国”,但由于秦人出于东夷,又长期处于戎狄之间,因此在春秋时代始终被“中国”的诸侯看作“夷狄”,挤不进“中国”诸侯会盟的圈子。
春秋战国到了战国,小国已被灭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七雄中,齐国本来就是“中国”;韩、赵、魏是从晋国分出来的,自然继续为“中国”;秦、楚、燕三国也被承认为“中国”了。
随着这些诸侯国疆域的扩展,“中国”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例如秦国灭了巴、蜀,疆域向南扩大至四川盆地,秦国还向蜀地大量移民。巴蜀成了秦国的一部分,又有来自秦国的移民居住,就取得了与秦国一样的“中国”地位。
明朝疆域在明朝以前,外国人如何称呼当时的中原王朝,我们还不大清楚,因为像《马可波罗游记》这样专门记载中国情况的著作毕竟不多,而东方的历史文献大多用汉文,与中国的没有什么区别,西方和阿拉伯的又很不一致。
但从明朝后期开始,来中国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国或中华、中华帝国、*帝国来称中国,而不是用明朝、清朝或大明、大清。鸦片战争以后,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开始被作为国家或清朝的代名词。
清朝疆域17世纪以来的西方著作中也往往将清朝建省的地区称为中国或中国本部、中国本土,而称其他地区为鞑靼、蒙古、*或新疆(中国突厥)等等。我们以前往往将这类称呼看得非常严重,认为这是西方人别有用心,意在侵略。
其实应该在时间和对象上加以区别,可以认为大多数西方人并无恶意,而只是概念上的不同。这种混淆连魏源这样一位爱国的杰出学者都未能避免,外国人这样用也就不心大惊小怪了。
*疆域1912年中华*建立以后,中国才成为国家的正式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地理范围。历史上的中国说到这里,道理就很清楚了。我们今天讲历史,讲历史上中国的统一和*,应该有我们的特定含义,而不是运用当时人那些模糊不清、前后不一致的概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4:04
辛亥*以后,把“中国”作为“中华*”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中国”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得很早,运用得也很普遍。这一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据考古和文字学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作“域”或“帮”解。“中国”就是“*之域”或“*之帮”。
严格的说,古代“中国”是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
扩展资料: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6:29
“中国”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古代王朝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的中间位置,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也就是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以及经济的中心所在枢纽。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9:10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严格的说,古代“中国”是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
直到辛亥*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得很早,运用得也很普遍。这一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据考古和文字学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作“域”或“帮”解。“中国”就是“*之域”或“*之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2:08
据《辞源》记载:“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
“中国”之名最先出现在公元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上。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公元1912年元旦,“中华*”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英文为“China”。从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扩展资料:
历史上中国的别称: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神州,《中华大字典》言:“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言:“禹封国号为夏”。《左传·定公十年》言:“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中夏,《后汉书》言:“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函夏,《汉书》言:“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言:“王猷四塞,函夏谧宁。”此外还有九牧、九区、九域等称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1:23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史记·夏本纪》言:“禹封国号为夏”。《左传·定公十年》言:“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
历史上中国的别称:
1、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2、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3、神州:《中华大字典》言:“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4、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海外。
5、中夏:《后汉书》言:“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函夏,《汉书》言:“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言:“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
参考资料:中国-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4:54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 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扩展资料:
含义
“中华”,即中国、华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个*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共和”一词的英语republic来自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 [36] 共和一般都包含共同享有权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和的权力主体包含的范围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强调所有公民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制定和执行,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比如公民表决、代议制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8:42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上的铭文。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
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2:47
1、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2、“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3、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4、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以后。
5、1912年元旦,中华*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1、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2、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3、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7:08
“中国”就是“*之城”或“*之邦”。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和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直到辛亥*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扩展资料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21:46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以“中国”为我国的通称,自汉代开始,“中于天地者为中国”(扬雄),“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有分别,统一时期指全国疆域,*时期指中原地区。
扩展资料:
“中国”之名最先出现在公元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上。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公元1912年元旦,“中华*”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英文为“China”。
从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02:41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之城”或“*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扩展资料:
严格的说,古代“中国”是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
直到辛亥*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