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九宫格”的是谁创立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7:03
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多。为方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九宫格,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嘿嘿····
记得采纳哦
采纳也是一直美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7:04
“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
多。为方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九宫格,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
“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至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为适应临字时点画疏密、各有停分、界画匀布的要求,改横竖三宫为横竖九宫,成九九
八十一宫,这样更便于精确临摹。到了清朝,书法家蒋骥在其所著《读书*》中,又根据汉字字体结构特点和形体的不同,删繁就简,变九宫格为四种形式:一、
把原九九八十一宫,横竖各去掉三宫,变为六六三十六宫。二、把三十六宫的左、右两行十二宫去掉,成二十四宫,适宜书写长方体字;或把上、下两行十二宫去
掉,亦成二十四宫,宜于习练扁平体字。三、将三十六宫形变成双回字形,用以写方体字。四、将三十六宫形变成田字形,并在上二宫从同一顶点各画条对角线,形
成一个人字,用以书写盖似人字形的字。这样似乎还不简便,通过长期实践,后人又改进了两种简明实用的习字格:一为田字格,一为米字格。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画
一“十”字,分成四格,按此格习字,便于安排字的间架结构、重心和笔画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础上再画两条对角线,形如米字,此种方格类同蛛
网,习字时便于判断全字和各单笔的位置。
上述九宫格和变九宫格,今天初学字者仍然使用。不仅适于学习毛笔字,也适于学习硬笔书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点画、结构、气势等等,即可脱离“九宫格”等界格,纵笔自由驰骋了。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5cbd0100d01p.html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7:04
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多。为方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九宫格,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7:05
唐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