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4 15: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4:57
孔子谦虚的名言
1、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4、其身正,不令则行。
5、三思而后行。
6 、未知生,焉知死?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听其言而观其行。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巧言乱德。
12、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 3、欲速则不达。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7、民无信不立。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当仁,不让于师。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6) 不迁怒,不二过。
7)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9)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0)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1)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1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4)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每事问。
春秋·孔子《论语·几佾(yì议)》。本句大意是:每件事情都要请教。《论语·八佾》载:“子入太庙,~”。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有弟子三千,日日向他求教。可他并不自满自足,遇见不懂的事情,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千秋以下,仍可作为楷模。
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既往不咎。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
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
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1、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7、放于利而行,多怨。
2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3)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2)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1)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1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6)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