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节 端午 中秋是三大节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1 03:1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0:37
端午、中秋、除夕为一年中三大节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清明、立夏、冬至普遍受到重视,采用不同形式度节。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日,家家户户疏通沟道,打扫庭院,晚上在灶神前焚香秉烛送“灶君”上天,祈求“灶君”上天奏善赐福。
大年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晚上为“除夕”,俗称“过年”,白天家家贴上大红对联,焚香祀祖。晚上吃团圆饭,通宵点灯“守年”,家中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晚辈则要为长辈奉“年汤”,表示尊老爱幼。
立春立春日,家家户户贴“迎春接福”红条幅。立春时分一到,焚香秉烛,齐放鞭炮焰火,气氛非常热烈。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一早家中男主人起床,燃放鞭炮,烧水做饭,敬奉祖宗。晚辈为长辈拜年,相逢互相说吉利话,恭贺新禧。对亲友拜年,要亲自登门,彼此宴饮“新年酒”。女人无论老少,都要走娘家。正月初七以前,欢庆新年气氛热烈。“吃了七宝羹,各人买另星”即过了初七以后,各自陆续投入新的一年工作、生产、经营活
立夏主要饱食,俗称“撑夏”,又有称体重,不坐门槛等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新艾、桃枝等避邪魔,房屋四周洒雄黄酒驱蛇蝎,采百草煮水洗澡防百病。小孩腰系*藤(海金砂蔓)防腰痛、肚痛。端午节包粽子为食或馈赠亲友。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家家焚香烧纸,祭祀祖先。近几十年,还仿世间为阴人焚烧冥票、电视机、小车、别墅、金元宝等纸品。对周年内逝世的亲友,还有送装有纸钱的篾笼、纸衣等物,或为死者做“冥诞”的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晚上酒肉盛宴之后,以月饼、花生、柚子(俗称大柑大桔,喻“大官”“大吉”〕为食,左邻右舍团聚一起,共同赏月。还有“烧塔”“放孔明灯”等节日活动。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素食斋戒,初九日登上高山寺庙敬神,
现为“老人节”。
冬至有些地方有冬至扫坟习俗,中秋节烧瓦塔坟墓被视为无禁无忌日子。俗传该日“
元宵舞龙灯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新年灯彩至元宵节结束。圩场附近有吃“元宵”(糯米做的汤圆)的习惯,农村耍龙灯、扇灯、鲤鱼灯、花鼓灯。
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旧时,女子戴耳环,需在花朝节穿耳孔。这天,定办婚事者甚多。
清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元宵舞龙灯节,按习惯不生火,吃冷食以追
念先人。清明扫墓,有的挂前不挂后,有的则前三后四(即清明节前3天或后4天)。大姓大族,需在祠堂祭祖,到各处祭扫祖坟,并按男丁集资或用祭产设宴“做公堂”。苏维埃时期及建国后,曾破除封建宗教礼俗,各家自行扫祭。近年又有聚众祭扫现象。每逢清明,机关、学校集体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
旧习,从初一起晚上开斋过节。“冬至”日修建天聋地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0:38
春节、端午、中秋是我国诸多传统节日里最有代表性的节日。这三大节日具有: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一、春节: 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国人的节日,是在自然的物序之中,穿越四季流光,呈现出每一季不可替代的精彩。我们总是在隆冬最寒冷的季节,迎来中国人最热烈最火爆的节日,就是我们的大年春节。(摘自于丹在祥和中国节第一季,炎黄子孙为我们的节日倡议申遗大行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二、端午: 五月初五 菖蒲角黍,龙舟竞渡。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端午,屈原大夫,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一个在家国兴亡大任之下,用自己的生命去坚持梦想的人。我们希望把这种精神气质,这种诗意的传统保护下来。
三、中秋 八月十五 阖家食饼,瓜果祭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的中秋节有月饼,有聚会,但我们真正与明月相处的光阴,还有多少?我们谁还能真正去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0:38
春节 ,就是农历的元旦 ,当然是大节日 。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 ,历代都是以农业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 。端午 ,又叫做 端阳节 ,这时候正是夏收夏播的好日子 。中秋节 ,正是秋收秋播的好日子 ,当然是中国人的大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