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2 17: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1:55
为什么樊忠死了大明完了
为什么樊忠死了大明完了,历史记载着过去发生的人和事,以史为鉴可以明过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历史的原因,很多记载可能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下面分享为什么樊忠死了大明完了。
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因为他是个一心为国的将领,如果一心为国的将领都死了,大明当然得完了。
樊忠(1400-1449)陕西人氏,明朝名将,天生神力,勇武过人,因耍一手好锤,在英宗驾前担任护卫。因与宦官王振不和而愤怒击杀王振。
人物事件:
土木堡之变中,权倾一时的司礼监王振不顾百官反对而挟持明英宗出征瓦剌。征途中,王振为私人利益而置三军安危于不顾,屡做错误决策,致使20万明军陷入绝境,20万大军全军覆没(官方号称为50万)。
当时,明英宗身边的护卫将军樊忠义愤填膺,喝道:“王振老贼,是你这奸佞误国葬送我大明50万将士,汝罪恶滔天,饶你不得,吾为天下诛此贼!”
说罢举锤击毙王振,一时大快人心。后为掩护英宗撤退被乱箭射死,年仅49岁。
土木堡之战中,王振这个祸乱大明十几年的奸佞终于死了,由于他的愚蠢,十几万明军、数十位文臣武将以一种毫无价值的方式战死在那里,更加令人气愤的是‘永宣盛世’也随之终结。
虽然王振是死了,但关于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
二、《殊域周咨录》中记载王振被瓦剌骑兵所杀;
三、《明史·王振传》中记载王振被乱兵所杀;
四、《明史·瓦剌》中只说了三个字——振亦死;
五、《英宗御祭王振碑文》中说王振是‘自刎而死’。
关于这五种说法,《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详细,因为它不仅指出了王振就是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还给出樊忠的具体动机——为天下诛此贼,所以这一说法也就成了流传最广的说法;
《殊域周咨录》中的说法最让人难以接受,既然大奸佞王振是被瓦剌骑兵杀的,那他不就成了‘为国捐躯’,难道战后还要给他追认个‘烈士’?这让那些本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士卒和文臣武将们如何能瞑目!所以这一说法受众面最窄;
《明史·王振传》中的记载最有意思,既然王振是被乱兵所杀,那么这个乱兵有可能是明军,也有可能是瓦剌骑兵,所以这一说法等于什么都没说;
《明史·瓦剌》中的记载最简略,‘振亦死’三个字给人的感觉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难道杀死王振的'既不是瓦剌骑兵,也不是明军。所以在战歌看来,这一说法似乎是为了证明最后一种说法的真实性;
《英宗御祭王振碑文》中的记载最具说服力,作为土木堡之战中跟王振距离最近的一个人,明英宗定然知道王振的死因,并且这个碑文是明英宗复位后给王振建‘旌忠祠’时所写的,这个时候的明英宗毫无必要在王振死因这个问题上撒谎。所以这一说法最有可能是真的。
战歌在心理上更愿意相信第一种说法,因为只有这种说法才有大快人心的感觉。但是我们看《明史·王振传》中记载的说法,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在表明王振被樊忠所杀和王振被瓦剌骑兵所杀的说法都对,既然对的话,那它为什么不明确指出,反而是用一个模棱两可的‘乱兵’,所以这种模棱两可实则是对这两种说法的否定。
再来看《明史·瓦剌》中记载的说法,仅仅指明王振是死于土木堡之战,关于他的死因却是讳莫如深,而这实际上是再一次否定了王振死于明军或瓦剌骑兵这两种说法。
如果真是这样,那王振的死因可就真成了谜,因为战歌实在难以相信王振这个奸佞小人在兵败之时有‘自刎而死’的勇气!看看史书中的记载,那是何等的英雄人物才有勇气在兵败之时自刎而死,比如项羽乌江自刎,虽然他是‘楚汉相争’中的失败者,但是他的举动却让人们心中的敬佩和惋惜油然而生。
然而正是想到了项羽乌江自刎,战歌才明白了,也许《英宗御祭王振碑文》中记载的说法是对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导致《明史·王振传》中记载的模棱两可和《明史·瓦剌》中记载的讳莫如深。况且,史书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一般都是非黑即白,英雄人物干什么都是光明正大,奸佞小人干什么都是居心叵测。所以不管王振到底是怎么死的,他都不可能是‘自刎而死’。
需要强调一点,战歌写本文的目的并非是为王振犯案,因为当战歌知道明英宗复位后亲自写了《御祭王振碑文》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活该被瓦剌骑兵俘虏。但是在分析了关于王振死因的五种说法后,战歌才知道他没有撒谎。
既然明英宗没有撒谎,那为什么王振的真正死因不能被记录在史书中呢?因为王振已经被定性为奸佞;因为需要王振为土木堡之战的惨败负责;因为明英宗的儿子是明宪宗。
如果明白了这些,那么也就能跳出史书中对于人物刻画非黑即白的羁绊。要知道史书的内容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构成的,而这每一个人物你都很难用一个词去给他定性,比如说暴君和孝子会是同一个人;比如说有情有义和冷酷无情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比如说‘忠孝难两全’这句话。所以只有跳出非黑即白的羁绊,才能看到鲜活生动的历史。
当你能看到鲜活生动的历史后,才能明白为何那些高明的史官们会不约而同的选择用非黑即白去刻画人物。因为历史还有另一个规则——惩恶扬善,因为记录历史是给人看的,所以尽管说了这么多,但战歌心中还是更愿意接受‘王振被樊忠捶死’这种说法。同理,之所以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不也是因为人们心中都只愿接受这种说法。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已经去世于北征归来途中。在朱棣去世之时,朱瞻基和杨士奇为了保证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拉拢了朱棣身边的一个护卫首领,一起对付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个护卫首领就是樊忠。
樊忠说,他小时朱棣曾救过他的命,并让他负责牵马,他当时就发誓,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报答朱棣。樊忠之所以答应朱瞻基和杨士奇,是因为他知道朱棣虽曾对皇位的继承人有过疑虑,但最终是希望朱高炽继承皇位,并传给朱瞻基。樊忠帮助朱瞻基和杨士奇,也是在完成朱棣的心愿。
在《大明风华》中樊忠的出现并非偶尔,因为在历史史料中,有部分史料记载,樊忠在土木堡之中一时气愤,杀死了大太监王振,为保护朱祁镇力战身亡。按照《大明风华》的剧情发展,樊忠这个人物既然已经出现,日后杀死一代专权宦官王振的重任也就落在他身上了。
土木堡之变中,权倾一时的王振力劝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听从了王振的建议,竟在两天内集结20万大军出征。出征途中,朱祁镇又在王振的建议下更改行军路线,导致被蒙古骑兵追上。最终在土木堡,明军20万大军彻底被也先率领的蒙古军击败。
当时樊忠是在朱祁镇身边任护卫将军,见到这种情况,心中义愤填膺,举锤击杀王振。后来樊忠拼命掩护英宗撤退,不幸被乱箭射死,为朱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不过,在历史上,关于樊忠的记载是非常少的。《明史》明确记载明英宗朱祁镇的护卫将军叫樊忠,为保护朱祁镇英勇战死,但王振却并非樊忠所杀。实际上,樊忠也不可能杀死王振。理由有二:
1、史料记载王振死于乱军之中,但肯定不是明军的人杀死。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夺皇位后,曾说亲眼看见王振死于敌人之手。
2、朱祁镇不会允许樊忠杀死王振。王振被后人定位为奸臣,更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但朱祁镇却不这么认为,在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仍然非常信任王振,怎么可能允许樊忠杀死王振呢?朱祁镇后来重新当上皇帝后更是恢复了王振的官位,赦免王振的家人。由此可以看出,朱祁镇从头到尾都一直信任王振。
《殊域周咨录》:初有谓王振陷虏中反为虏用者,振族诛,第宅改为京卫武学,至是振党以闻。上大怒曰:“振为虏所杀,朕亲见之。”追窜言者过实,诏复振原官。刻木为振形,招魂以葬。塑像於智化寺北祀之,敕额曰旌忠。以僧照胜奉其香火。
关于樊忠的身份,《大明风华》中说樊忠是孤儿,被朱棣所救,这种设定也不符合常理。因为剧中樊忠的年龄应该在30岁左右,被朱棣救时可能只是小孩子。据此推算,正统十四年时,樊忠的年龄应该在55岁左右。而在历史上一些史料记载樊忠战死时是49岁。问题是不管是55岁还是49岁,这个年纪都显得有些老迈,如果是在京城守卫、保卫在皇帝身边没有什么问题。但随军出征的话,皇帝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保护皇帝安全这种重任,肯定会要求更年轻的将领担任,樊忠年纪太大了。
所以《大明风华》中让樊忠作为朱棣的护卫提前出现,又让他在后来作为朱祁镇的护卫击杀王振,这种设定本身就是相互矛盾。从永乐二十二年到正统十四,中间可是隔了整整2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