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T型车后期失败的原因 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3 19: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5:27
1、前期成功:早期汽车靠手工,产量低、售价高,供不应求,因此T-model通过不断提高生产率来提高产量并降低成本,使顾客可以买得到、买得起。
2、后期失败:低价不能保证产品永远成功,当顾客需求开始变化、竞争者产品增多时,顾客愿意多花一些钱买自己更喜欢的产品,因此T-model只关注提高生产率而忽视顾客需求,最终导致失败。
1、1927年开始,福特公司*停产,重组生产线,更换1.5万台车床,重新设计制造2.5万台机床。这些庞大的调整工作耗用了福特1亿美元的资金和16个月的时间。
2、等到新车型投产时,福特已经从全美第一大汽车公司降至第二大了。由于新车型是仓促上阵的,许多地方的技术并不成熟,由于随后的更换发动机,福特不得不再一次停产。
3、通用汽车公司等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终于,1933年,福特的新车才得以重新上市。这时,福特公司不但落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后面,甚至也落到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后,沦为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直到今天,福特公司再也没有能够恢复昔日美国最大汽车公司的地位。
4、T型车最终的结局是令人尴尬的失败。它是被竞争对手赶出市场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5:28
很多人都知道亨利·福特及其T型车的巨大成功,但这种车后来遇到的几乎是同样巨大的失败就很少有人谈论了。实际上,T型车在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都极具典型意义
美国的福特公司创建于1903年。成立以后,福特公司生产了小型车、大型车等多种车辆,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为了加快公司的发展,公司创办人亨利·
福特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是,福特公司推出了后来举世闻名的T型车,一举开创了汽车时代和福特公司的新纪元。
1908年10月1日,T型车正式推向市场,很快就赢得了美国消费者的热爱,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这个巨大的成功是和T型车所包含的重大创新密不
可分的。实际上,T型车的诞生不仅仅是一种车型或者设计的创新,而是汽车生产方式乃至大工业生产方式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
在T型车出现以前,汽车工厂都是作坊式的手工生产状态。这种生产方式使得汽车的产量很低,成本居高不下。20
世纪初,一辆汽车在美国的售价大约是4700美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好几年的收入。在这种价格下,汽车仅仅是少数有钱人的奢侈品,是社会高级地位的象
征。这时,汽车市场自然只能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亨利·福特认为,要想把汽车市场变成一个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市场,就必须把汽车变成普通人也买得起的消费
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大幅降低价格是关键。也就是说,福特公司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设法生产出价格低得多的汽车。
最初推向市场的T型车,定价只有850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中学教师一年的收入。这背后的生产效率差异是,同时期其他公司装配出一辆汽车需要700
多个小时,福特仅仅需要12.5个小时,而且,随着流水线的不断改进,十几年后,这一速度提高到了惊人的每10秒钟就可以生产出一辆汽车。与此同时,福特
汽车的市场价格不断下降,1910年降为7 80美元,1911年下降到690美元,1914年则大幅降到了360美元。最终降到了260美元。
福特公司先进的生产方式为它带来了极大的市场优势。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汽车行业的纪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
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T型车的最终产量超过了1500万辆。福特公司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可以说,福特创造出了现代工业史上的奇迹。
在大幅降低汽车成本的同时,亨利·福特还通过大幅提高工人工资来有意识地培育汽车的消费者。1914年,福特实行了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这个报酬是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在这个报酬下,制造汽车的普通工人也能够成为汽车的拥有者了。
亨利·福特的整个创业史,都围绕着一个目标——为普通人提供个人出行工具。这种观念在当时无疑是一种领先的意识。实际上,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
接受和实践了这种观念,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才成为现实。与过往的社会相比,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大众成为市场的主角。几乎所有那些过去为富贵阶层
独享的消费品,经过大工业的发展,都早早晚晚地成为了普通人的日常用品。过去,制造业匠人基本上都是为少数有钱有权的高等阶层服务,而现代的制造业工人则
主要为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普通大众服务。亨利·福特是最早意识到并且抓住了这种社会趋势的企业家之一,他也因此成为了现代大工业体系最伟大的开创者之一。
遗憾的是,虽然福特T型车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但它的结局却要黯淡得多。
T型车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以后,亨利·福特不断改进他的生产线,几乎把单一型号大批量生产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市场却已经发生了变化。
到了1920年代中期,由于产量激增,美国汽车市场基本形成了买方市场,道路及交通状况也大为改善。简陋而千篇一律的T型车虽然价廉,但已经不能满
足消费者的需求。面对福特汽车难以战胜的价格优势,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转而在汽车的舒适化、个化和多样化等方面大做文章,以产品的特色化来对抗廉价的福
特汽车,推出了新式样和颜色的雪佛兰汽车。雪佛兰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严重冲击了福特T型车的市场份额。
然而,面对市场的变化,福特仍然顽固地坚持生产中心的观念。他不相信还有比单一品种、大批量、精密分工、流水线生产更加经济、更加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他甚至都不愿意生产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汽车。他宣称:“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福特只有黑色的”。
每当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型号时,福特总是坚持其既定方针,以降低价格来应对。但是,降价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市场的无限扩张,但
是,1920年代以来,市场对于T型车这样简单的代步型汽车的需求已经饱和,消费者需要的是更舒适、更漂亮、更先进的新型汽车。1926年,亨利·福特做
了最后一次绝望的努力,宣布T型车大减价。但过去的效果不再有了!这一年,T型车的产量超过了订数。亨利·福特继续坚持大批量生产,结果就是巨大的库存积
压。最终,亨利 ·福特也不得不承认失败。1927年,T型车停止了生产。
停止生产T型车以后,福特公司面
临着产品转型的局面。但是,过去几乎长达30年的时间里福特一直只生产这一种型号的汽车,产品转型异常艰难。所有的设备、工艺都只能用于生产T型车,想要
转而生产其他车型,就要在全面停产的条件下,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全面更新这些设备和工艺。
1927年开
始,福特公司*停产,重组生产线,更换1.5万台车床,重新设计制造2.5万台机床。这些庞大的调整工作耗用了福特1亿美元的资金和16个月的时间。等
到新车型投产时,福特已经从全美第一大汽车公司降至第二大了。由于新车型是仓促上阵的,许多地方的技术并不成熟,由于随后的更换发动机,福特不得不再一次
停产。通用汽车公司等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终于,1933年,福特的新车才得以重新上市。这时,福特公司不但落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后面,甚至也落到了克
莱斯勒汽车公司之后,沦为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直到今天,福特公司再也没有能够恢复昔日美国最大汽车公司的地位。
T型车最终的结局是令人尴尬的失败。它是被竞争对手赶出市场的。显然,是亨利·福特不顾市场变化的顽固守旧造成了最终的结局。令人疑惑的是,赢得巨大成功的创新能力怎么会和如此顽固的保守同时出现在亨利·福特一个人身上呢?
实际上,亨利·福特本人对于创新的兴趣一直到老也没有衰退,但是,他所有的创新热情和能力都表现在了T型车上。结果反倒是不能接受任何偏离“使用简
单”这一特色的做法。这种心理特其实并不罕见。尤其是在那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那里,这种情况甚至可以说经常出现。过去的成功强化甚至固化了成功者的所谓
模式,使得他们过于自信和执著,进而成为了僵化。当亨利·福特的儿子劝说父亲要跟上新时代时,老福特的回答是:你懂什么?是我创造了新的时代!亨利·福特
确实可以说创造了一个新时代,但他也同样不能阻止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另外一个造成昔日成功者不能适应新情
况的原因就是,随着成功者地位的上升,他得到的信息质量却大大下降。他周围的人都是顺应他意愿的人,给他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经过过滤、高度失真、远离事实的
信息。事实上,亨利·福特确实很像福特汽车公司的*者。他甚至认为股东和董事会都是寄生虫。这样一来,本来应该起到监督作用的董事会在福特公*期没有
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司的事务都由亨利·福特独断专行。而这种*的管理方式甚至成为了福特公司的一个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