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9:00
一、矿床概况
1.矿床名称
海南省冰岭重晶石矿床。
2.地理位置及中心坐标点经纬度坐标
冰岭重晶石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县城(那大)南东117°方向19.4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4′00″,北纬19°26′05″,属兰洋公社所辖。海南岛西线公路经过那大,那大有公路至兰洋,通行班车,从兰洋则有简易公路通往矿区冰岭山脚,交通尚属方便。
3.矿床类型、矿种、资源储量、规模、品位、勘查程度、开发情况
该矿属风化(残坡积)型重晶石矿,1979~1980年,广东省地质局海南地质大队对该矿进行了详查,提交了《海南岛儋县冰岭矿区残-坡积重晶石矿详查地质报告》。全矿层平均品位56.64%。
4.所属Ⅲ,Ⅳ级成矿区带
ⅢBa-19桂中北成矿带。
5.区域成矿条件
本区构造上属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五指山岩浆弧,五指山褶冲带琼西岩浆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及相应的构造运动:长城纪—志留纪,为陆缘裂解、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发展阶段,经历了晋宁、加里东等构造运动,形成复理石建造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泥盆纪—早三叠世,为地壳隆降、准平原化发展阶段,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经历了华力西期和印支期早期构造运动;中三叠世—第四纪为*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经历了印支期中晚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构造运动。本区遭受一系列构造运动和多期次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区域性北东向(白沙坳陷构造带),北西向、南北向的构造形迹。
二、矿床地质特征
1.矿区地质特征
含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峨查组第四岩性段地层,岩性以黑、白相间的条带状含重晶石硅质岩、灰白色硅质岩、浅灰色硅质绢云母千枚岩夹浅灰褐*薄层变质石英粉砂岩为主,向上渐变为结晶灰岩。与之相关的岩浆岩主要是二叠系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一些脉岩如石英岩脉、煌斑岩脉、细粒花岗岩脉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期的含矿物质的沉积及受到后期一定热液的改造作用。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重晶石矿石。成矿时代为第四系(图7-1)。
在平面上,重晶石矿床受褶皱构造和风化剥蚀作用等因素控制明显,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二叠系峨查组第四岩性段底部条带状含重晶石硅质岩之上。一系列小褶曲的断续分布,控制矿层的厚薄变化。北北东向断层发育良好,并且破坏了矿体。
在垂向空间上,坡积矿赋存在顶部,残积块状矿夹在中间,残积砂土状矿产于底部,三者呈似层状叠夹产出。其中,残积砂土状矿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205°~245°,局部为北东15°~25°,倾角18°~25°,局部55°,沿走向有挠曲现象。矿层东西长130~170m,南北宽150~196m。残积块状矿层走向北西,向南西240°~245°倾斜,倾角20°左右,局部40°,大部分裸露于地表。矿层厚度中部较厚,向四周稍微变薄,平均厚度2.88m。坡积矿层北东向最长440m,北西宽310m,矿层厚度受残积矿出露位置和地形所控制,其平均厚度为2.67m。
图7-1 海南省儋州冰岭重晶石矿区地质图
1—长塘岭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下二叠统峨查组:石英砂岩、板岩、硅质岩、粉晶灰岩、生物屑灰岩;3—细粒花岗岩;4—结晶灰岩透镜体;5—石英脉;6—细晶岩脉;7—闪长岩脉;8—煌斑岩;9—残积重晶石矿;10—中细粒似斑状含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11—实测地质界线;12—产状;13—实测正断裂及编号;14—推测正断层及编号;15—实测逆断层及编号;16—推测逆断层及编号;17—推测性质不明断层及编号;18—冰岭风化壳型重晶石矿
2.矿床特征
(1)矿体特征
矿区由1号(286高地)和2号(冰岭)两矿体组成,相距450m;矿床类型包括残积矿和坡积矿两类,残积矿又按其构造和物质组分不同,分为块状重晶石矿和砂土状重晶石矿两种。矿体中,坡积矿赋存在顶部,残积块状矿夹在中间,残积砂土状矿产于底部,三者均呈似层状叠加产出;但残积矿比坡积矿的分布范围小,只占矿体面积的55%。
1号矿体为本区主矿体,位于冰岭南东112°450m的286 高地南西坡,由坡积矿和残积矿组成。残积砂土状重晶石矿层呈似层状赋存于矿体最下部,条带状含重晶石硅质岩之上。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205°~245°,局部为北东15°~78°。倾角18°~25°,局部55°。残积块状重晶石矿层呈似层状的残留顶盖,覆于砂土状矿层之上,规模小。矿层走向北西,向南西240°~245°倾斜,倾角20°左右,局部40°,大部分裸露于地表。坡积重晶石矿层呈似层状赋存于矿体顶部,矿层之上,一般有0.1~1.45m的表土层覆盖。1号矿体其储量占矿区总储量的97.55%。
2号矿体规模小,以坡积矿为主,分布于冰岭山顶上,平面上北西宽,向南东逐渐变窄而尖灭,似椭圆状,其储量仅占矿区总储量的2.45%。
(2)矿石特征
A.矿石矿物成分
重晶石矿石的矿物成分较简单,以重晶石、微粒石英为主体,其中重晶石70%~98%,石英2%~30%,还有黄铁矿、绢云母、方解石和锆石等。
B.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化学成分,主要是硫酸钡(BaSO4)、二氧化硅(SiO2),其次是三氧化二铁(Fe2O3)、三氧化二铝(Al2O3),少量可溶盐、氧化钙(CaO)、锰(Mn)、锶(Sr),微量铅(Pb)、锌(Zn)、砷(As),详见表7-1。
表7-1 矿石化学成分统计表 单位:%
C.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 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显微鳞片变晶花岗变晶结构、隐晶质-显微花岗变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细粒、中细粒似斑状花岗结构、糖粒状结构、细粒花岗结构、煌斑岩结构。
矿石构造 块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似眼球状构造、千枚状构造、薄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透镜状构造、梳状构造、褐铁矿胶结构造。
D.矿石类型
本区重晶石矿床,虽从成因和结构、构造特点,分为残积块状重晶石矿、砂土状重晶石矿和坡积重晶石矿,但根据组成矿石的矿物,其矿石类型同属石英-重晶石型。
3.围岩蚀变
区段出露的二叠系普遍受到变质作用的影响,变质程度较浅。中二叠统长塘岭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外围接触带的围岩,产生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
三、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1.成矿物质来源
二叠系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一些脉岩,如石英岩脉、煌斑岩脉、细粒花岗岩脉等。
2.矿床成因
含矿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峨查组第四岩性段地层中,岩性以黑、白相间的条带状含重晶石硅质岩、灰白色硅质岩、浅灰色硅质绢云母千枚岩夹浅灰褐*薄层变质石英粉砂岩为主,向上渐变为结晶灰岩。与之相关的岩浆岩主要是二叠系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一些脉岩如石英岩脉、煌斑岩脉、细粒花岗岩脉等。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下二叠统峨查组底部条带状含重晶石硅质岩之上。其中坡积矿赋存在顶部,残积块状矿夹在中间,残积砂土状矿产于底部,三者呈似层状叠夹产出。矿床受褶皱构造和风化剥蚀作用等因素控制明显,一系列小褶曲的断续分布,控制矿层的厚薄变化。北北东向断层发育良好,并且破坏了矿体。第四纪的风化剥蚀是残坡积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确定成矿时代为第四纪。
3.成矿模式
冰岭重晶石矿成矿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含成矿物质的重晶石硅质岩或含重晶石结晶灰岩的碎屑在浅海海湾相中沉积成岩。
第二阶段 由于构造运动,地层抬升,大气降水和中生代岩浆岩的侵入,促使热液对原生重晶石矿物起一定改造作用,使其富集成矿。
第三阶段 断裂构造,使含矿地层出露地表,后经风化剥蚀现象,形成风化壳型残、坡积次生矿床。
其成矿模式图(图7-2)如下:
图7-2 海南省儋州市冰岭重晶石矿区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
1—二叠系峨查组;2—赋矿围岩、硅质岩;3—长塘岭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4—原生重晶石矿;5—坡积重晶石矿;6—残积块状重晶石矿;7—残积砂土状重晶石矿;8—地质界线;9—断裂;10—大气降水;11—热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