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几种葬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8 03:20
复合葬是指先后采取几种形式埋葬死者的葬俗。复合葬的方式很多,有的先火葬再水葬、土葬或悬棺葬,有先风葬瑞土葬,有的先土葬再树葬,等等。
隋书记载:"父母死,以其尸置于小树之上,经三年后,乃取其骨而焚之。"这是先风葬后再火葬的方法。高车传载:"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于中,张臂引弓,佩弓挟鞘,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这是一咱天葬与土葬相结合的类型。也有一些民族实行先土葬后天葬的,如宋代朱辅在 溪蛮丛笑 中记载贵州之仲家的葬俗,其初葬施行土葬,等肉体枯腐后,把剩下的尸骨取出后,装入函中,放到山洞或大树上,实行天葬。
载:"王死七日而葬,有官者三日,庶人一日,皆以函盛尸,鼓舞导从。舆至水次,积薪焚之,收其余骨。王则收金瓮中,沉之于;有官者以铜,沉之海水;庶人以,送之于江。"这是先火葬而后再行水葬的复合葬。朝鲜族也曾有这样的葬俗,先行土葬,数年后再挖坟捡骨进行火葬,把骨灰撒入江河,再行水葬。
普米族是先火葬再悬棺葬。火葬时由四人将盛尸体的木箱抬至火化场后用斧头劈天,让尸体落入架好柴草的柴房内,丧师手执法铃和松明念火葬经,小丧师在柴房上倒入蜂蜜和酥油相拌的香油,再点燃柴房焚化尸体。火化后由死者子女装殓骨灰,盛放白布口袋或骨灰罐中,然后由亲友送到骨灰洞中存放。
裕固族的葬俗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但以火葬为主。他们往往是人死后先火化,第二天收起骨灰,盛入一只红布袋中,然后再行土葬。土葬进起坟,在坟周围及上面镶上白色石头,以示吉祥。
关于复合葬的文化意蕴比较复杂,各地很不一致。复合葬并不重视遗体的保存,这一点与汉族人对尸体的"防腐处理"大相径庭。有的氏族甚至不重视尸骨或骨灰的保存,重视的是处理(焚烧)肉体的火的净化力以及处理灵魂的净化力,因而丝毫没有意识到遗骨的神圣性。前面列举的朝鲜族即是如此,他们是在火葬后再把骨灰洒入江河中,不眷恋遗骨。他们之所以如此,是要表现一种与江河永固的亲和关系,坚信只要把骨灰洒入江河,死者的灵魂就会一定能升入天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28
*,又称露*、鸟葬、风葬。少数民族中这种葬法最多。《隋书·契丹传》载:“父母死,以其尸置于小树之上,经三年后,乃取其骨而焚之”。《唐书·肃慎传》有“秋冬死者,或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的记载。藏族多实行*,人死后,请喇嘛念经,择定送葬日期。送葬时,用牛驮尸到*场后,先把尸体放在葬台上,然后在葬台附近烧松柏香堆,浓烟升起,通知神鹰到来,神鹰习惯见烟飞来寻食。
此时,操持*者将尸体从背面剖开。如果死者是僧徙,下刀时,先在背肉上划个有宗教意义的花纹。接着剖腹、取出内脏、切肉、剥去头皮、割掉头颅,把肉切成小块,堆放一旁,再捣碎骨头,拦以糌粑,捏成一团。然后先把骨团喂鹫鹰,再喂其肉。如果骨头没喂家,得再一块不剩地拣起,烧成灰,撒向四方。总之,要一点不剩地把死人处理掉,这样,死者就“*”去了。*场周围山上的鹫鹰,除了吃尸体以外,不伤害任何幼小动物,被称之为“神鸟”,受到藏族人的保护,猎人绝对不能捕杀。藏族人把尸骨喂神鸟,神鸟吃完后飞到高山之巅屙屡,这样死者便可投胎到高贵人家。
树葬,也称风葬。东北鄂温克人实行树葬,人死后,将尸体包裹后挂于树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架上,任凭风吹日晒,待皮肉烂掉后拾骨埋葬。
崖葬,也称岩葬,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中。此葬法是将棺木安放在通风的岩洞里,有的安放在洞中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遮掩。悬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绝壁上的平台,有的在峭壁上凿孔打桩,将棺木放在上面。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曾流行县棺葬。当地俗称“挂岩子”。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悬棺葬的年代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悬棺已不多见,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还能看到一处虹桥板。悬棺遗迹最多的是四川珙县麻糖坝。这种丧葬礼制的产生和形成,是与当地人民的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开的。采用悬棺安葬死者,是为了保护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悬葬在临江河的绝壁上,可以使死者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权威,保护和监视他的子孙和臣民。
复合葬,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葬仪。《北史·高东传》记有将死者下半身埋于地下,而上半身不掩,是风葬与土葬的结合。《北史·林邑传》记载了先火葬后水葬的葬仪。有些民族和地区采用火葬,大多也是先火葬后土葬,如土族、藏族等多用此复合葬法。
此外,还有亲人分食尸体的腹葬,不给死者穿衣的裸葬,以及药物存尸等。药物存尸应该说不属于葬法,而是处理尸体的古法。埃及的木乃伊即是,我国*高僧多用此法,即用特制香料涂身,存于瓮中,俗称肉身喇嘛。
(二)葬式
即遗体安葬的姿势。人死后埋葬的姿势各种各样,这不仅与葬法、葬具有关,也与宗教信仰相关。在各种葬式中,比较普遍的是平躺身躯,仰面朝天,四肢并拢伸展的平躺式葬法。这种葬法有便于死者与世人交流和让死者平稳安睡之意。我国北方进行土葬时,死者的头向北,脚朝南。墓穴中随葬的衣饭罐置于脚边,便于死者坐起就餐。同时墓门也置于南边(死者脚的朝向),利于死者外出。在平躺式葬法中,有屈肢状的,多为女性或奴隶、侍从,表明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和屈从,奴隶、侍从对主子的侍奉。
俯身式葬法,多是出于对鬼灵的恐惧和防御所用。云南拉祜族认为,死者如采取仰身葬,会使其他人死亡,因此他们将死亡者俯首侧身埋葬,有的火葬也采取俯身式,将死者俯身架起,下面放柴火焚烧。古代有竖棺而葬的,死者取站立姿势。印度洗骨二次埋葬,死者也取站立姿势,即将尸骨洗净,按从脚至头的顺序放入陶罐,象征直立。
屈体侧身葬,为侧身、屈肢,右手枕头下。这种葬法的含义有二,一是回复胎儿的状态。二是*以防死者灵魂搔扰。所谓让死者回复胎儿状态,意思是怎样来到人世,又怎样离开人世,并有让死者尽快投胎转生之意。旧时,俗固族在人死后尸体未僵之前,把腿和臂的关节收拢,合掌,用带子把尸体捆成胎儿状,谓之圆寂。云南独龙族的屈肢葬是为了让死者环火而眠。
屈体葬除侧身卧之外,还有坐、蹲的形态。*的门巴族,人死后尸体捆成胎儿状,双手交叉于胸前,采取蹲式将尸体安放在屋内。下葬时,把尸体蹲放在圆形墓坑内,坑顶填土垒石,纳西族支系摩梭人也采用此葬法,他们认为这样安葬死者灵魂能重新投胎降临人世。台湾高山族安葬死者,是在死者的床下挖一深圆坑,将其蹲放坑中,象征死者与活着的家人一起在屋里生活。该族人吃饭、烤火多取蹲姿,死后也是如此,其含义为“视死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