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5 04: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09:47
镇国之宝“司母戊大方鼎”后来改名叫“后母戊大方鼎”是因为经过考究,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释义要优于“司母戊”,“后母戊”意思可以理解成: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因此在叫了几十年的年“司母戊”之后改名为“后母戊”。
后母戊鼎出土自河南安阳武官村,是吴培文和其哥哥吴希增无意中发现的,但是当时中国还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们将大鼎挖出来只有悄悄运回村中埋在了吴培文的院子中,直到1946年才重新挖出来,之后保存在南京*博物院,由于鼎内壁铸造有“司(商朝时期同“后”)母戊”字样,就此给此鼎命名。
在伺候几十年的时间,此鼎都是被称为“司母戊”,直到2011年,经过多方争论,认为改为“后母戊”意义更为恰当。此鼎是商朝晚期,商王为了祭祀母亲戊而铸造的,采用“后”字,有伟大、受人尊敬的意思,同“皇天后土”中的“后”,用在商往祭祀母亲的场景更为合适,因此多方讨论之后,最终决定,将此鼎的名字改为“后母戊”。
也有一个说法是原“司”字是郭沫若先生看错了,将“后”认成了“司”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在古文字中“后”与“司”的写法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说法本身是不成立的。
只能说中文太博大精深了,一字之差,意思就差了很多,当然也有很多学者不认同目前的这个改法,觉得“司”字同祭祀的意思,用在此处非常合适,也是符合历史。
文字方面的讨论就是这样,没有一定的是非对错,都是在辩论中前进,在讨论中进步,毕竟历史这么悠久了,我们后人也只能靠历史其他资料作为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09:47
一直以来司母戊还是后母戊的争议较大,因为商朝人写字比较随性,既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后来经过专家的仔细研讨,决定称为后母戊。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09:48
是因为有些人认为从字面上理解这个顶的上面字母,这个意思就叫做后母戊大方鼎。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09:48
因为原先的那个字是象形文字,长的特别像现在的司,也特别像后,所以很多人争论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