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要划龙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4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08:57
划龙舟即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起源有以下四种说法:
1、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2、沅陵盘瓠招魂: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3、纪念曹娥:
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家秋瑾的意义。
4、纪念伍子胥: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0:15
中国是古老文明诗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诗歌史。谁也不能否认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骨髓。
诗潮澎湃古诗国。端午节是春末夏初之交最盛大的一个节日。端午节是诗人的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节日,中华民族的节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后来端午节也被亚洲一些邻国拿了去,但正宗源头还在我们这里。
如果这时你来到中国,会发现满街都在出售一种奇特的食品,这种食品呈圆锥体,里面是糯米、红枣等,外面由一张深绿色宽边植物叶包扎而成,人们都叫它粽子。
端午节的起源和2000多年前的中国大诗人屈原有关。每到端午佳节,中国人民都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这是我国人民对伟大的*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期,为了掌握渊博的知识,他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努力钻研写作,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遍了全国 。屈原的学问和才干 ,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担任左徒(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屈原“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把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子兰一伙的阻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世袭制下的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却永永远远活在楚国,不,整个神州老百姓的心中。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屈原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有《离*》、《九歌》、《天问》、《九章》等25篇。《离*》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这是秦军入侵汉北,屈原随逃难人群横渡洞庭湖,顺沅水南下流浪到湘西,最后颠沛来到长沙附近这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当时,屈原眼看自己祖国就要被秦国吞灭,心里无比悲愤,但自己再没有机会在朝廷决策、兴邦救国了,就只好用诗歌来揭露楚怀王的昏庸、秦国的残暴和卖*的罪行;记录祖国的灾难,人民的痛苦,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血的历史教训。这充分说明,诗歌只有直面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只有紧密联系着时代的脉搏跳动,才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才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家和诗人。那些风花雪月,无病*的作品,永远也别想登上人民的心坎,如象屈原这样被人民永远纪念和怀想。
《离*》表现了诗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抒发了他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并展示了他憎恶奸佞、羞与之为伍的高洁品格。总之,全篇色彩浓烈,气势宏伟,波澜壮阔,是杰出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中国文学的瑰宝。
《九章》是包括九篇诗歌的总题,是屈原两次放逐中的经历、处境和苦闷心情的反映,具有强烈的*性和抒*彩。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它是对自然、社会的现象和事物所发出的疑问。篇中所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和古史资料,弥足珍贵。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它想象丰富,语言精美,充满浪漫气息。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继《诗经》后我国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离*》被称为“*经”(经典之“经”),诗人被称为“*人”,就是证明。
屈原的“爱国”,毫无疑问是爱他的楚国,他不可能去爱他的对手和死敌----秦国。他不可能如象今天某些人那样总爱去“梦回秦朝”。但我们知道,后来的历史事实却是秦国灭亡了六国(包括他的祖国楚国)。那么,一个问题跳出来了:屈原和他的爱国诗篇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屈原的爱国是否“逆历史潮流而动”呢?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楚国已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比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末期的秦国先进得多。如果能够由楚国统一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步伐显然会快得多。而不幸的是,历史却阴错阳差,也许恰恰就是因为屈原的从政失败,不是由先进的楚国,而偏偏是由虎狼之国的秦国统一了中国。结果是什么呢?大家都已经看到和领受到了:历史倒退,天下大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全中国人民“苦秦久矣”,于是揭竿而起,秦朝终于短命而亡。这自然严重迟缓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西哲曾指出这样的历史规律:落后民族尽管用武力征服了先进民族,但落后民族的文化却最终还是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进行反征服。这是不可能有任何例外的。而这个“反征服”,我们要指出的是,不幸的是,却不得不付出时间和推迟历史前进步伐的沉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纪念屈原和他的爱国诗篇,难道不是也就有了更高的意义和价值了吗?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只是三楚大地,而是整个神州华夏人民(包括台湾)都要来怀念屈原,呼唤中国的共同诗魂了。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的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就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据说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上,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人民的爱憎何等分明啊!
中国端午节还有几种非常独特的习俗。一是插艾蒿:满城人一大早就奔赴四周郊野采摘艾蒿。这种植物有驱温解毒作用,因此人们把它们挂在门口、插在头上。二是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红*的粉状物,也有驱毒的作用。成年人和酒吃下,儿童则涂在额头上,有的还写上一个“王”字,这样,夏日的“暑毒”便不能为害了。还有就是赛龙舟:据说屈原投江那天是阴历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这些习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希望,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能代代流传,希望赛龙舟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节目,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借着端午屈原的诗魂,我们希望诗魂不灭,中国诗魂永生。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为人民请命的诗人是永远不朽的,他的丰碑千秋万代刻在人民心上,远在楚王以及“亚历山大”们的石柱之上。
谢谢选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1:49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端午节划龙舟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比如祭奠屈原、祭奠水神、龙神等等,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
划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2、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心]
如果方便结束后麻烦给个赞,十分感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3:4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5:49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