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检验管理不足及改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2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22:05
1.0 目的通过对来料的检验或验证,确保进厂原材料和委外加工产品的质量和RoHS及其它有害物质符合本公司生产要求。2.0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委外加工产品的检验和验证。3.0 权责:3.1仓管员---根据收货单执行物料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包装、COC/检验报告(每批提供一份)等初级检验。3.2 品质部---负责检验规范之制定及修改.3.3 QA主管---宏观控制来料品质以及安排IQC日常运作,对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或分供方提出改善要求,并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通知其采取纠正措施。3.4 IQC:负责来料之检验与判定.4.0 参考文件:4.1 MIL-STD-105E表4.2 IPC-41014.3 合格供应商名录4.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0 定义:5.1 物料到厂,由仓管员点收后,并填写《物料检验通知单》通知IQC检验;5.2 IQC依据《物料检验通知单》,对照《合格供应商名录》对物料进行检验;5.3 IQC检验后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相应的合格标签,检验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并将检验结果通知货仓.6.0 作业流程:
OK
NG
物料到厂
货仓收货员:点收
IQC检验
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贴合格标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22:05
进料检验管理不足及改善
进料的治理中严把收发料关。认真做好各种材料的进货检验,验收材料与发料单上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相符,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若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及时向主管负责人和装备部报告,换货或者退货。然后根据实际收入填写材料收入验证明细表,将材料合理、安全、整齐、分类码放在施工现场的临时仓库,做好标识。在每次材料发放时,严格按照主管技术员填写的材料领用单发料。对于工程的剩余材料处理按规定要求,在工程完工后根据材料的实际收入、耗用、结余情况填写工程物资耗用清单,把工程剩余料交给甲方,由甲方责任人签字验收。施工过程中需要自购的材料、工具和机具由装备部批准后进行采购。施工过程中各种工料、机具的使用和治理做到要由专人负责,尤其是发电机、抽水机必须向操作人员讲清如何合理安全使用、治理和维护,发现不合理使用的要向*报告,对其进行批评教导或处罚。每次工程完成后要把所有的工具、机具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为下次工程做好准备。根据工程实际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入账、消账,做到账物相附。通过这些年对材料、工机具的治理,我认为作为一个材料治理员应该做到材料会计工作总结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对材料分类分项治理。首先把长线材料分类治理,经常使用的材料码放在一起,每种材料按名称、规格、数量做好标识,做到一目了然。第二步,对工具进行分项治理。把贵重工具和一般工具分别放在不同的工具箱里存放,特别要对贵重工具进行保护,箱外注明内存工具名称;长线工具和明线工具分开码放,大型工具放在明显处,每个工具按名称、规格、数量进行有效标识,做到人人都能看得见找得到,好坏要分开。第三步,施工机具重点治理。首先把发电机、抽水机码放在好抬好放的地方,并标识其名称、规格、好坏。每台发电机、抽水机工程师用完后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工程使用。在施工中要专人使用、定期保养和更换机油。发现问题后立即处理,保证工程安全使用。仪表、接头工具等同样要求由专人使用和保管。第四步,物资治理台账按材料、工具、机具分类登记。注明它们的名称、规格、数量、出厂日。第五步,加强原始记录统计和分析,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健全库房帐卡管理,及时做好材料的入库,盘存、发放、退库、回收等记录和凭证的保存、统计、分析。坚持进行材料的中间核算,工地材料员要按月汇总,报工地材料消耗情况。一般按分部工程来分阶段,进行材料实用的分析和核算,这样可随时发现问题,防止材料超用,掌握材料的盈亏,通过核算总结材料管理的经验和弊病,通过改善加强材料管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一、进料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
1.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SCM)是对商品、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流动的管理。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整体优化,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把整条“链”看作一个集成组织,把链上的各个企业都看作合作伙伴,对整条链进行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致力于整个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化和优化,从而提高整条链的竞争能力。来源:考试大
供应链管理通常由五部分组成:制定供应链的管理策略、建立与上游供应商关系相关的制度、制定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制定与下游买主的关系和制定问题处理流程。
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络关系,即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一切横向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关系,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采集者退散
2.供应链的特点
(1)开放性。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跨越了组织的界限,建立在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基础上的开放性的信息系统。
(2)复杂性。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式具有复杂性。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一合作一协调”机制的、以分布企业集成和分布作业协调为保证的复杂的企业运作模式。考试大论坛
(3)动态性。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信息具有动态的特性。生产计划的信息随着市场需求的更新而变化,模糊的提前期和模糊的需求量,要求生产计划具有柔性和敏捷性。
(4)交叉性。供应链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
(5)集成性。供应链集成的企业,是扩展的企业模型。来自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顾客和竞争对手的信息集成是企业正确决策的信息源,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通信和交流工具,集成和协调来源广泛的信息,使供应链上的活动同步进行。来源:考试大
(6)群体性。供应链上的企业呈现合作伙伴、利益兼顾、群体参与协商决策的过程。
二、制约供应链管理的因素
1.企业缺乏对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仍然习惯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管理而不能自拔。
2.企业停留在单个企业管理的固有模式上,只习惯于按本企业的工作制度安排生产计划,而不愿与外部环境协同运行。来源:考试大
3.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过去那种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部门片面追求本位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致使企业无法与上下游企业形成“链”的合作伙伴关系。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4.企业没有建立用户服务方面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没有有效的市场响应机制。实际上,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5.缺乏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开放观念、掌握供应链运作技术的人才甚少,导致供应链管理的软环境滞后,是制约供应链发展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6.信息化建设跟不上要求,无法支持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供应链管理的硬件滞后,难以使外部信息集成以寻求供应链的最优化和合理化,难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三、供应链设计流程
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源:考试大
1.客户优先。供应链的设计必须具有高度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来源:考试大
2.定位明确。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包揽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它必须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定位优势,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
3.防范风险。在供应链的设计中应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度量和说明,了解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系统范围内所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企业构建供应链的流程为:分析市场竞争环境,识别市场机会、分析企业现状(或现有供应链分析)、论证供应链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分析供应链的组成、设计新的供应链、检验新的供应链、新供应链运行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