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09
盛行于镇安、山阳、商县、洛南等地。向以武戏见长,演《八蜡庙》、《红桃山》等剧,使用真*真刀。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簧,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五十余名,壮大了洛镇二簧的演出队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二簧戏继续发展,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簧班,共十余个。艺人有代大爷班的刘五燕(红生、武旦)、张志富(二净)、朱长福(外)、龚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荣山(净)、董兴平(旦)、金双庆(生)、雷鸣震(生)等,安乐社的罗福娃、陈大炮、刘子胜(生)、张长生(丑)、高志海(旦)等,商县、山阳、柞水县各班的李保林、王广翠、陈刚娃、黄亮子、吕庆华、张庆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斩黄袍》、《天水关》《端午门》、《受禅台》、《天才吃馍》、《南北会》、《洪羊洞》、《白门楼》、《清河桥》、《大开榜》、《元宵谜》、《梵王宫》、《渔舟配》、《鼓滚刘封》、《双投唐》、《草桥关》、《月明楼》、《望儿楼》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汉调二簧呈现萧条之势,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剧团、镇安三胜班等还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组建成立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两个县级专业汉剧团,经常于本县及商县、洛南、丹凤等地巡回演出。并招收学员,培养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员。
此外汉调二簧唱腔分二簧调和西皮调两种,俗称二簧为“上把”,曲调唱法上讲究板起板落,用“顶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等十二种。西皮调称“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过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一字〕等十种。二簧的反调称反二簧(阳板),西皮反调称反西皮。另外,还有高拨子、四平调、徽调、昆腔、板儿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杂腔杂调。如《牧虎关》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调演唱;《大赐福》、《过二关》等全用昆曲演唱;《下河东》用吹腔(唢呐调)演唱;《钉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调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调的过门重复一遍叫做“双环环”,是洛镇二簧的一大特色。整个曲调委婉不足,质朴有余,故有“硬腔”之说。二簧戏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调到底的,也有两种曲调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后半句唱西皮。如《二进宫》“跪臣”一节,徐彦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吓坏了定国王”,杨博接“兵部侍郎”,就变成了西皮〔流水板〕。这种变调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汉调二簧声腔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