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00
正常脑脊液循环的大体途径为: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至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在此汇集了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中脑水管流至第四脑室,第四脑室脉络丛也向室强分泌脑脊液,各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除少量进入脊髓*管以外,大部分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
脑脊液一旦进入小脑延髓池,既可向下流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也可向上经小脑幕切迹流向颅顶部的蛛网膜下腔,扩展到整个蛛网膜下腔。
扩展资料
脑室是一系列充满CSF的空腔。CSF的大部分是从两侧脑室内产生的。脑脊液从这里通过室间孔到达第三脑室,然后通过中脑导水管到达第四脑室。
从第四脑室,流体通过四个开口进入蛛网膜下腔 :脊髓*管,中间孔和两个侧孔。脑脊液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内,覆盖大脑,脊髓,并在脊髓末端至骶骨下延伸。
CSF有几个作用:
1、浮力:实际上人脑约1400-1500克; 然而,净重量悬浮在CSF的脑相当于25-50克的质量。因此,大脑存在于浮力中,使大脑在不受自身重量影响的情况下保持其密度。
2、保护: 摇晃或撞时,发挥流体缓冲作用,保护大脑组织。
3、促进血液灌注。
4、动态平衡: CSF允许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调节。
5、清除废物: CSF允许从脑中去除废物,在大脑的淋巴系统中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脑脊液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00
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中枢神经系统内无淋巴液,而代之为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
脑脊液总量在*平均约150ml。它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01
脑脊液的循环途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01
侧脑室脉络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回流入大脑静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02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 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