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需诤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31 16: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5 23:06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之三
【原文】 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白话】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
【思考之一】“士”是贵族中最末一等,为什么却说“士”是最重要的一个阶层?作为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诤友呢?
“士”是贵族中的最末一等,再往下就是“庶民”了。某种程度上说,“士”是最重要的一个阶层。用现代话说,士又称读书人,指自由知识分子,是有思想、有技能、有治国理政能力,但没有领地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上服务于天子、诸侯、大夫,下引领农工商阶层进入圣贤之道。所以,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服务贵族,下引领百姓,是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士没有分封土地,也就谈不上谏诤之臣,只能讲诤友。顺治皇帝《御注》上说:“士虽无谏诤之臣,苟有忠告善道之争友,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身之所行,无非美善,而令名随之矣。”士虽然没有谏诤之臣,但如果有诚恳劝告、善加诱导的诤友,在道德操守和事业上相互劝勉,一旦犯有过失都互相规劝,那么他身之所行,无不是美,无不是善,美名当然也随之不失!
从诤臣到诤友,谏诤的内涵从上下关系扩展到了左右关系。从重点讲一方对另一方的劝谏,变成相互劝勉。对于“士”,我们可以把他的概念作扩展延伸,把一切立志求道、向圣贤学习的人,都称之为“士”。
作为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诤友呢?《论语·季氏篇》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就是“直”“谅”“多闻”。意思是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的人交友,同*博学的人交友,对自己是有益的。其中“正直”,就是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他能在你犯错的时候,及时提醒你、敲打你、心疼你的人。这样的朋友特别珍贵难得,通常是经过相互磨砺,志同道合,彼此信任,生死与共,见对方有过失,如同自己有过失般不忍。有这样的诤友,何惧犯错,何惧恶名远扬呢?相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就是“便辟”“善柔”“便佞”。意思是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口蜜腹剑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朋友之间如果是以“利”为核心和纽带,那么就会极尽阿谀奉承、口蜜腹剑、夸夸其谈之能事,不知不觉陷入不义的泥潭,难以自拔,怎么可能有好名声呢?
明代理学家苏浚在《鸡鸣偶记》上把朋友分为四类,即“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苏浚帮我们抉择出要交两种有益的朋友,就是在道义上相互砥砺,有了过失直言规劝的“畏友”; 患难与共,死生可托的“密友”。不可以交的朋友也有两种:以甜言蜜语相互倾诉,终日嬉戏游荡的“昵友”; 有利可图时,相互利用,出现患难时,落井下石的“贼友”。
一个人的朋友圈折射出他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生命中能够交上几个推心置腹的诤友,那是人生之大幸啊!
【思考之二】往往被轻易忽视的谏诤是什么?真正的大孝指的是什么?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一点往往会被我们所忽视。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是父母在心心念念关心我们、教导我们。子女对父母只是生活上、情感上的关怀照顾,却很少从道义上去规劝父母。一旦我们有机会去劝导,很容易被呵斥为与父母顶嘴、不孝顺父母,甚至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规劝不得善巧,内心还不恭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孝道中“谏诤”的内涵被广泛忽视的事实。
顺治皇帝的《御注》上说:“父有苦口几谏之争子,则爱敬所积,天性所感。有以谕亲于道,岂至惑于非道,任意行之,而竟陷于不义之地乎?”父母有苦口婆心、婉言劝谏的诤子,这是爱敬之情累积的结果,是人之天性所感得。有什么问题向父母亲说清楚道理,怎么可能让父母迷惑于错误认识,一意孤行,最终陷于不义之地呢?
顺治帝的注解,说明了劝谏父母是爱敬当中的应有之义,是孝道中本有的内涵。前面再再地说到,真正的大孝,不仅仅是养好父母,而是用最究竟的道理利益到父母。而利益父母,少不了用智慧和善巧向父母劝谏,绝不能让父母陷于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