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7 23: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0 14:30
夏楚是两个古老的民族,楚族又算是夏族的一支,这两个古老的民族都先后在襄樊(现更名为襄阳)地域上生存繁衍,其古风俗至今仍活在襄樊民间,是宝贵的古文化遗存,活着的夏楚文物。
--穿心石、穿天节与《诗经·汉广》。
夏民族认为石头是神性的物质,有崇石的习俗,因而产生了大禹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神话传说。又传说大禹的母亲“吞薏苡而生”大禹。这种习俗在襄樊,就是过去春天里人们常常在汉江中寻找有孔窍的石子,用丝线穿起来,戴在妇女的头上,祈求生子、吉祥。大人们疼爱喜欢小孩,也有用薏苡作为串珠,穿心石作为串珠,戴在小孩手腕上的。这样,也就演变成了后来的珍珠项练和手镯。
夏民族兴起于新石器时代,那时襄阳就已有人类居住,最早的居住地是万山,后来逐渐移到了如今的襄阳城区地域。万山是古襄阳人的根,他们经常去万山参加祭祀先祖的活动,顺便在汉江中捡有孔窍的石子,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交往恋爱,这种习俗传下来就产生了郑交甫在万山遇汉水女神(江妃二女)赠佩珠相赠定情的神话传说,有了以此为背景的诗歌《汉广》。
宋代庄季裕曾记述了穿天节的盛况:“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大意是说,正月二十一日的穿天节,据说就是郑交甫与汉水女神相遇定情的日子。过穿天节时,襄樊全城的百姓都来到了万山,乘船沿汉江而下,在汉江边聚会,妇女们则在沙滩上捡拾有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戴在头上,以祈求生孩子,吉祥幸福。《汉广》为《诗经·周南》之第九章。诗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歌句末语气助词为“思”,相当于现在襄樊人的口语“啥”、“色”、“梭”。王应麟和闻一多非常推崇《汉广》,认为它是楚辞的先声,屈原的楚辞就是沿着《汉广》诗的滥觞发展起来的。
——苞茅缩酒。
“苞茅”是产于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一种茅草。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环境非常艰苦,周天子优待楚人,让楚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廉价的茅草。用这种茅草过滤酒浆,以祭祀祖先。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齐桓公纠合诸侯讨伐楚人,问罪的两条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用天子贡奉苞茅,周天子“无以缩酒”。“苞茅缩酒”的遗俗,至今在南漳犹存。杜预曾解释说:“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讲的是这种古礼用于祭祀,方法为将酒浇灌于直立的包茅之上,表示让祭杞的对象享用了。类似于现在把酒浇在地上,以祭奠先,把酒洒在江上,表达一种心情。
——“索琼茅以莛篿(音亭专)兮”。
屈原《离*》中有“索琼茅以莛篿等(音亭专)兮,命灵氛为余占之”的诗句。说的是要请灵氛巫师为屈原占卜,占卜方法为用茅草和竹根。用茅草占卜的方法现在还存在于襄樊,叫请茅草神,即把茅草折*形,用火烤,口念咒语,看茅草火烤时的变化,预测吉凶。用竹根占卜,楚语称为“莛篿”。即用长三寸,直径一寸的竹根,从中一剖为二,合而放置香炉内,然后口念咒语,把竹报举起,扔在地下,看竹根的俯仰,以定吉凶。
——招魂续魄。
“人死如灯灭”,人死后没有灵魂存在,人间更没有鬼神幽灵存在。疾病祸福等与鬼神幽灵无关,这是科学的结论。但过去科学不昌明,人类对自身的生理、病理、生死等规律缺乏认识时,就力图用假说解释一些当时人类无法认识的现象,这就有了“招魂续魄”等现在看来是不科学的迷信做法。屈原当年也写有《招魂》的楚辞,通过《招魂》一诗,为自己招魂,为楚怀王招魂,表现了屈原的忠君爱国之心。襄樊的荆山是楚国先王的发祥之地,招魂续魄的习俗也通过巫师僧道保存下来了。大体有招生魂(为活人招魂)、招亡魂(为死人招魂)、剪纸招魂(为患者治病)等多种招魂形式。招魂的歌词与屈原楚辞《招魂》词极为相似,也是向东西南北上下等方位招呼,呼唤游魂归来,说那里十分险恶,只有回来,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歌辞内容与《楚辞招魂》基本相同,仅有文野雅俗之别。巫师们祭祀的神灵还有“屈原相公”,与当时屈原的身份基本相同。这些已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证实了屈原确实是楚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化巨人,屈原与襄樊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襄樊的古文化也哺育了屈原成为大诗人。
——端公舞。
端公舞是保存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巫教祭祀舞蹈。这种巫舞是从古代楚国流传下来的。和全国其它地方的巫舞相比,历史更为悠久,形式也较为古朴。如巫师所用的法器“单鼓子”,就格外小些,很神秘。而山西、东北等地巫师们所用的单鼓子,就逐步变大了,变得大的显眼,最后演变成了民间的世俗歌舞,如天津的“大锣鼓”。
襄樊荆山下的端公舞,所用的法器还有“钺斧刀”、“师刀子”(导旗)等。
“钺斧刀”本是权力的象征。浙江河姆渡文化就有“钺斧刀”形状的“玉斧”。夏商两朝,最高权力的象征仍是这种“钺斧刀”。连东渡美洲的夏商两朝人,后来形成了印第安“阿兹台克”等部落,其大酋长权威的象征,也是这种“钺斧刀”。而如今襄樊荆山下的端公舞还用这种“钺斧刀”,竟然连续传承了四五千年,怎能不是一个奇迹。
“师刀子”和“引导旗”,据考证,是由夏后启“舞代”左手持翳,右手持环演变而来,是夏族的遗风。
这些夏楚遗风至今在襄樊荆山山麓仍然活跃着,近些年来,不断地有日本、美国的朋友不远万里来到襄樊荆山腹地参观考察和拍摄电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