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常跃强《淡淡的深情》评论或教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8 01:3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20:12
读《淡淡的深情》有感
《淡淡的深情》一文述说的是真挚的母爱。作者常跃强用“淡淡深情”作为一根红线,贯串全文,为自己的母亲写出了一首朴实而感人的颂歌,表现了一位东方农村妇女外拙而内秀的美德。
一见到这篇文章,我便被题目吸引了,既是“淡淡”又是“深情”,这不是很矛盾吗?我忍不住看了下去。这位母亲很奇怪,什么事都“淡淡”地对待自己儿子,儿子告诉她要上大学了,母亲只说一句“我知道了”,语气淡淡的;送行时,出门不过三五步,便把提包一伸,说一句“你走吧”,便决绝地转身,硬朗地走回去,留给儿子一个淡淡的身影。当儿子的挂念母亲,想收拾提包的时候,“母亲淡淡的神情渐渐在眼前幻现得清晰,心也就逐渐凉了,终于叹出一口气。”
为什么母亲对儿子总是表现得那么“淡淡”的呢?原来,她是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儿子有一颗易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儿子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儿行千里母牵挂”,其实这位慈母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和牵挂自己心爱的儿子,以至晚上在恶梦中“哭了个没气”。在母亲的内心,蕴藏着多么深切的母爱,而她却不让自己的这种情感流露出来。“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的折磨,需要多少坚韧——这是平静的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位母亲那种最无私,最深厚,甘愿奉献一切而不图报酬的崇高情感所感动;也可以体会到她的儿子对母亲“淡淡的深情”有所感悟时,灵魂的震撼;还可以感受到母亲知道儿子已经悟得了她在“淡淡的”表现背后所付出的一切,她那颗满是伤痕的心该有多么欣慰。
一个平凡而朴实的农村妇女,一个普通而坚忍的母亲,她没有什么高深的见识,也没什么惊人之举,只是淡淡的三言两语,淡淡的神情身影,却令人的灵魂大为震惊,这就是伟大的母爱的震慑力。母亲对儿子深藏于内心的爱是谁也不能相比的。看来,“淡淡的深情”一点也不矛盾,反觉得它明明白白,实实在在。作者没有刻意加工,没有绮词丽语,但其中真挚的感情却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无疑,《淡淡的深情》是一个十分出色的题目,综观全文,你会赞叹这“淡淡”深处的*。合卷沉思,你可体会到这“淡淡”里面,母亲的爱更深,情更浓。细细咀嚼,你能在这“淡淡”之中,品味出情感中的苦涩与甘甜!
参考资料:http://www.kmjxw.com/user/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2910045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20:13
《淡淡的深情》
《淡淡的深情》中包含着真挚的母爱。作者常跃强用“淡淡深情”作为一根红线,贯串全文,为自己的母亲写出了一首朴实而感人的颂歌,表现了一位东方农村妇女外拙而内秀的美德。
这位母亲很奇怪,什么事都“淡淡”地对待自己儿子,儿子告诉她要上大学了,母亲只说一句“我知道了”,语气淡淡的;送行时,出门不过三五步,便把提包一伸,说一句“你走吧”,便决绝地转身,硬朗地走回去,留给儿子一个淡淡的身影。当儿子的挂念母亲,想收拾提包的时候,“母亲淡淡的神情渐渐在眼前幻现得清晰,心也就逐渐凉了,终于叹出一口气。”
为什么母亲对儿子总是表现得那么“淡淡”的呢?原来,她是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儿子有一颗易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儿子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儿行千里母牵挂”,其实这位慈母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和牵挂自己心爱的儿子,以至晚上在恶梦中“哭了个没气”。在母亲的内心,蕴藏着多么深切的母爱,而她却不让自己的这种情感流露出来。“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的折磨,需要多少坚韧——这是平静的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位母亲那种最无私,最深厚,甘愿奉献一切而不图报酬的崇高情感所感动;也可以体会到她的儿子对母亲“淡淡的深情”有所感悟时,灵魂的震撼;还可以感受到母亲知道儿子已经悟得了她在“淡淡的”表现背后所付出的一切,她那颗满是伤痕的心该有多么欣慰。
一个平凡而朴实的农村妇女,一个普通而坚忍的母亲,她没有什么高深的见识,也没什么惊人之举,只是淡淡的三言两语,淡淡的神情身影,却令人的灵魂大为震惊,这就是伟大的母爱的震慑力。母亲对儿子深藏于内心的爱是谁也不能相比的。看来,“淡淡的深情”一点也不矛盾,反觉得它明明白白,实实在在。作者没有刻意加工,没有绮词丽语,但其中真挚的感情却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无疑,《淡淡的深情》是一个十分出色的题目,综观全文,你会赞叹这“淡淡”深处的*。合卷沉思,你可体会到这“淡淡”里面,母亲的爱更深,情更浓。细细咀嚼,你能在这“淡淡”之中,品味出情感中的苦涩与甘甜!
作者简介:常跃强,男,山东莘县人。记者。国家一级作家。现供职于山东青年报社。1972年高中毕业后,当临时工6年。198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聊城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任山东青年报编辑,同年加入山东作家协会。常跃强,男,山东莘县人。记者。国家一级作家。现供职于山东青年报社。1972年高中毕业后,当临时工6年。198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聊城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任山东青年报编辑,同年加入山东作家协会。
自1973年11月在《农村大众》报发表*作《会计张小兰》(诗歌)以来,先后在《上海少年》、《山东文学》、《广阔天地》等报刊发表诗歌150余首;在《青年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延河》《广西文学》《羊城晚报》、《齐鲁晚报》、《当代小说》等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120余篇(部);在《人民日报》《文汇报》《青年文学》《中华散文》《莽原》《读者》《鸭绿江》《雨花》《当代人》《安徽文学》《羊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800余篇,有多篇散文在美国、德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外报刊发表,还有的散文在台湾和香港发表,还有的散文被选入《青年文摘》《新华文摘》,江苏省职业高中《语文》课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提高版)第四册课本、北京大学编写的供外国留学生学习的汉语教材《走进中国》(高级本)课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本、以及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阳光计划·语文·新课标(R)七年级》上册课本等。
作品《淡淡的深情》被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B)作为试题;
作品《淡淡的深情》被广东省2012年选为中考语文试题。
散文《鹿哨》获《农村大众报》国庆35周年有奖征文一等奖;
《塔》获四川省1993年度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散文《生命的滋味》获第十四届华东地区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散文《长城觅剑魂》获1997《中国作家》笔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