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30 21:1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13:41
在分享欲消失这一方面我有非常深的体会,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想找父母分享,但出于种种原因我们总是抱着失望的感受离开,下面我来展开谈谈。
缺少回应
大人的工作总是很忙,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在外忙工作,在家也变成了“忙手机”,父母伴随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后希望能够好好地休息,有自己的时间,孩子看到下班回家的家长也自然想多和父母玩会、聊聊天,但父母会以自己玩玩具、敷衍回答打发我们走,当我们分享的*缺少回应,久而久之,便分享欲消失。
缺少儿童视角
在过去,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当我与妈妈分享我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时,她给我呈现的回答通常令我不满,原因是她未能站在我的角度来理解我。孩子分享的意图在于倾诉,寻求关注与理解而父母经常处在上帝视角去批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行为做法,不仅倾诉没有得到理解,反而被说教了一番,父母没有很好地站在儿童视角来看待我们分享的事情。
缺少沟通的技巧
父母通常都是语重心长,其实他们的本意是想关心我们,但因为沟通、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对常常让我们感到失落。在父母的言语的背后,虽然折射着对我们的期望与要求,但言语表达采用的方式这种不经意间话语却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正如《正面管教》书中所说的穆尔老师对待一位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时,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能力,并且表示相信他有能力做得更好,而不是以一种说教的口吻说“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教育并不能和说教画上等号,家长沟通时需要永远充满温情的以身作则,存在着同感,这也是和孩子沟通技巧的一种。
沟通讲究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更何况孩子的身心仍处于发展阶段,心智的不成熟更加需要家长以一种宽容的方式去沟通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13:41
这个问题我真的特别感同身受。曾经,我遇到任何生活小事都会兴致勃勃地和父母分享,但是在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逐渐失去了分享的*。
如今,我也时常回过头来反思,为什么父母这么爱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却渐行渐远。在我看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分享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关系。孩子分享欲的消失,本质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出了问题。
那么首先,什么是分享欲呢?
分享欲的本质,对于自己是自我表达欲,对于他人是寻求认同感。在一次分享中,对于分享者来说,只有热爱自己的生活、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乐于复述,才会愿意表达出来;只有足够信任倾听者,默认对方和自己观点相近或能提出言之有理的看法,才会愿意向其寻求认同感。除了发布朋友圈等,很少会有人愿意和特定的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分享欲只存在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朋友、亲戚等。而无论是朋友还是伴侣,要达到关系亲密的程度都需要长时间的情感培养和沉淀,因而全程参与我们成长并无私付出的父母,一直与我们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对父母施展自己的分享欲几乎是无意识并且理所当然的。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不难发现,很多孩子都对于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日常持有负面态度,甚至对于父母怨声载道。
那么,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日常了呢?
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缺乏共情。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放学回来,兴冲冲地和父母分享同学借阅给自己的一本杂志,并且讲述其中的精彩内容。可是父母却充耳不闻、甚至将杂志撕掉,反过来指责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净看闲书。这件事在孩子的大哭和父母的教训中结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件事情里,父母的缺乏共情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孩子的杂志也许与自己平日的兴趣爱好不同,但是他们甚至不愿意去了解和倾听;
第二,孩子分享的本意只是单纯地让父母了解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父母拒绝接受或者忽略这一信号,而将话题引向自己关心的方向;
第三,父母并未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无端接受这些指责和损失一本杂志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而仅仅是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是非常冷漠和霸道的表现。
任何感情的出现和消失都不是无端的,而是有理由的。如果父母察觉了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并且希望挽回的话,就需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孩子造成过很大伤害。无论如何,父母与孩子之间血脉相连,大多数父母单单从物质上对孩子付出,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稳定紧密的亲情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13:42
对于孩子的分享欲消失,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世界观不同。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样建立的?青青草原,狗熊岭还有平行宇宙,有会说话的动物,会穿越时空的人类还有处在战争中的动物。
而大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建立的?商贩的缺斤少两,老板时不时拖欠工资或者今天不工作明天就没有饭吃。
孩子跟父母分享喜羊羊和灰太狼最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父母告诉他们狼和羊不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狼是猎人,而羊只是猎物,羊注定是被狼吃掉的,怎么会成为朋友呢?
孩子跟父母分享穿越时空的人类到某个星球发现了新的生命踪迹,预示着太阳系存在着别的文明,而父母告诉他们有着时间管别的文明为什么不想想这次考试为什么只考90分,明明努努力就可以考91分。
就这还会有分享欲吗?
老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
两个世界观不同的人是注定成为不了朋友,既然成为不了朋友又怎么会跟你分享呢?
分享欲消失是谁的错呢?
孩子们没有错,他们忙着天真;大人也没有错,他们忙着生存。
分享欲是什么?
是我想告诉你我的喜怒哀乐,是我对这个事情的厌恶或者欢喜,是我对这个事物的认知。
而我想要得到的是被分享者的认同。
有一天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90分的试卷去父母面前炫耀,而他们告诉我为什么不努努力考91;
有一天很苦恼地告诉父母今天在学校和同学因为某些事吵架了,而他们告诉我在学校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吵架;有一天告诉父母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终于和解了,而他们告诉我等什么时候熊一巴掌把你脑浆拍出来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是孩子们不想分享吗?
是因为没有得到回应。
所以索性不分享,反正也不会得到回应。
孩童时期的分享欲决定了他以后的世界观和对父母的态度,他或许会对父母依然很孝顺,但是那么多烦心事,开心事将不会对他们讲,就像砌上了一堵厚厚的墙,没有门的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13:42
近日,“分享欲”作为热门词汇引起大家的讨论。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表达欲的丧失往往是关系淡化的开始。而在亲子关系中,分享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一些家庭中,一些孩子的分享欲消失成为了家长的难题。
那么,孩子的分享欲是如何消失的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强孩子对我们的分享欲呢?
💡 孩子分享欲的丧失源于家长的不予理会
孩子的分享欲是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的最好证明,在关系好的家庭中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们的分享本质上邀请与父母建立联系,希望他们能参与自己的生活。孩子分享欲消失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不予理会,有时候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他们只是把想要分享的事情一股脑的说出来,并没有在意说出来的具体是什么事情。如果在这时父母表达出来的情绪是不耐烦、不愿意听的话,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到,逐渐失去了分享欲。
人总是在最亲近的人周围最放松,会无意识地展示我们的真实自我。做什么、说什么都更容易被周围的人容忍和接受。孩子们愿意与父母分享恰恰是最信任最依赖父母的表现,所以在他们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扼杀他们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耐心聆听。
💡 孩子分享欲的丧失源于家长错误的沟通方式
据网络数据显示:“ 52%的年轻人朋友圈屏蔽了他们的父母。”孩子对于父母的分享欲是非常珍贵的,会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长大之后的某个时刻,家长们会发现和孩子的话题越来越少。一些孩子认为分享欲的减少是为了避免和和父母的争吵以及父母的担忧,他们往往在与父母的沟通中不被理解,甚至受到父母不恰当表达的伤害。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分享欲就会被磨灭,这也成为了孩子沉默的关键。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增强孩子对我们的分享欲呢?
1. 多和孩子谈心
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很少跟孩子谈论彼此的心事,总是以学业为重。简单的来说,我们要做到多去谈心,少谈学习。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与孩子交流时,总是离不开家庭作业、学习成绩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想与我们交流。对他们来说,这既是压力又是责任。孩子长期感受到很沉重的心理压力,认为家长只会说教指责,只讲道理从不说爱。其实,家庭根本不是讲理的地方,与孩子相处也是一样。如果想缩短与孩子间的距离,应该学会多与孩子谈心。
2. 及时回应孩子
及时回应是保持分享欲的关键,打击孩子分享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冷漠和敷衍。当我们的孩子与我们及时的分享自己的快乐或者是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的回应他们的情绪,适时地为他们提供一些意见,来指引他们的方向。
综上所述,孩子的分享欲是非常重要的,分享欲越强证明你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指数越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13:43
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谈谈孩子的分享欲是如何消失的。
发生在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特别喜欢画画,经常把语文课本上的图临摹在白纸上,当时感觉自己画的挺不错的,就拿去给我爸妈看,结果我妈看了一眼就说:这画的什么呀,这么丑。我爸爸也没说什么,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给我爸妈看过我画的画了。
❤心里的感想❤
如果换成现在的我来看以前的画,也会觉着不好看,但是对于当时只有*岁的我来说画的已经很好了,虽然母亲以成年人的审美客观的评价了我的画作,但是对于当时我来说,想要的不过是一句鼓励和表扬。
我经常和我妈妈去逛商场买衣服,以前都是她给我挑什么我就穿什么,慢慢地我就开始挑自己喜欢的衣服了,可每次满心欢喜拿着自己感觉还不错的衣服给妈妈看时,她总会说我不会挑衣服,都不适合我。
以至于后来我再和她逛街时都是随便你选,我穿什么都行,可我妈又嫌弃我自己想要穿什么都不知道。
❤心里的感想❤
小时候觉着妈妈简直不可理喻,我挑的不喜欢,我不挑又嫌我不会打扮。长大以后,才想明白,这只是我和我妈的审美不同,所以我现在在网上买衣服都是喜欢什么买什么,但是不会分享给我妈妈看,有时也会让我妈买衣服给我,她选的衣服我也挺喜欢。
当我学习压力大时,想要给爸爸妈妈倾诉时,我妈总是说:学习哪有不累的;当我想把自己做的一些手工给爸妈看时,我妈就会说:整天就知道搞这些,不好好学习。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最后都会扯到学习上去。
❤心里的感想❤
从小到大一直这样,我现在有什么委屈、想法和压力一般不会给父母说,一方面觉着说了也没用,他们也不会安慰和提一些有用的建议,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父母为我担忧操心。
☞ 【虽然只是三件小事,但是能从中反射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父母无法与孩子产生共情,孩子对父母渐渐失去分享欲,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来自于父母,】
1、家长总是破坏孩子好奇心,打击孩子自尊心
孩子在很小时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这是她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很多家长一开始还是愿意去解答孩子们的疑惑,可是慢慢地小孩的问题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离谱,家长就有可能变得不耐烦,甚至呵斥小孩,抑制孩子的天性和好奇心,他们也就不愿意再找你分享她的发现了。
还有些家长采喜欢击式教育,认为只有不断鞭策,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其实不然,该表扬时表扬,该批评时批评,如果一味的打击,只会让孩子变得敏感,伤害自尊心和自信心。
2、因为工作劳累,对孩子的分享变得敷衍了事
家长每天工作很累,晚上回到家里可能只想躺着休息,而你的孩子兴致勃勃地把一天的趣事分享给你,你可能只会觉着聒噪而不是有趣,于是就敷衍了事。
甚至会说一句:“你没看见爸爸妈妈都这么累了吗?还在这里影响我们休息。”看见了吗,长此以往,孩子确实会变得乖巧,但是也不愿意和你们说话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孩子,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就会慢慢独立起来,就不会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事情了,有时候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自然也是不愿意和父母说的。】
所以,不管是什么感情,都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愿意倾听、理解、包容,才能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