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9 03: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2:42
地老虎是地下害虫的重要类群,为害作物及观赏树木苗木,常咬断地面的茎,造成幼苗死亡。已知为害植物的有20多种地老虎,长江中下游发生的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3种。
#虫例
小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世界性地下害虫。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发生重。食性杂,为害100多种植物,对观赏树木苗木如雪松等造成严重为害。
[形态特征] 成虫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状,分枝渐短,仅达触角长度之半,其余为丝状。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有时直达内横线呈黑褐色,肾状纹、环状纹和楔状纹位于其中。在肾状纹外边有一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外缘线上则有2个尖端向内的楔形黑斑,3斑相对。后翅灰白色,脉及边缘带黑褐色。卵馒头形,表面有纵横隆线,黄褐色。幼虫暗褐色,表面粗糙,密布大小不一的黑色颗粒。蛹暗褐色,具光泽。
[发生特点] 为迁飞性害虫,越冬北界为北纬33度一线。长江中下游年发生4~5代,属1代多发型。发蛾高峰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产卵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底至5月上旬为为害盛期,老熟幼虫5月中下旬在土内筑土室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后成虫陆续迁出,蛾量表现突减,此后各代在田间很少发现。
成虫昼伏夜出,喜趋食甜酸味液体,发酵物、花蜜及蚜虫排泄物等作为补充营养,对黑光灯趋性强。产卵于粗糙的或多毛的表面,田间主要产在土块上,地面缝隙内及多种杂草如小蓟、小旋花等幼苗叶片的反面。3龄后幼虫夜间活动为害,咬断嫩茎,幼虫有假死性。适宜发生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70%。
[地老虎类害虫防治方法] 防治地老虎应以第一代为重点,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①灭草除虫,发蛾盛期用糖醋酒液及黑光灯诱杀,清晨田间捕捉高龄幼虫。②毒饵诱杀,饵料可用豆饼、鲜苹果拌敌百虫、辛硫磷等杀虫剂。③药剂处理土壤,如用辛硫磷颗粒剂处理土壤,方法是将5%辛硫磷颗粒剂30千克/公顷,25%微胶囊剂15千克/公顷加上细土225千克,拌匀后施于幼苗周围,按穴施入。④喷药处理。3龄前为害幼苗地上部分时,及时喷药,药剂有2.5%敌百虫粉剂45千克/公顷,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