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30 0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2小时前
【成语】:出一头地
【拼音】:chū yī tóu dì
【简拼】:cytd
【解释】: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示例】:钱文敏尚书虽师之而为黄子久一派,其气象雄迈,固自另~。 清·沈初《西清笔记?纪文献》
【近义词】:出人头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超出别人
出一头地 成语接龙
【顺接】:地上天官 地上天宫 地下修文 地下宫殿 地不爱宝 地丑力敌 地丑德齐 地主之仪
【顺接】:哀天叫地 哀感天地 哀鸿遍地 安身之地 必争之地 必由之地 别有天地 冰天雪地
【逆接】:爱如己出 按甲不出 班行秀出 悖入悖出 奔播四出 闭门不出 *百出 不知所出
【逆接】:出一头地 出丑当场 出丑扬疾 出丑放乖 出丑狼籍 出丑狼藉 出世离群 出世超凡
【释义】“出一头地”的意思是高人一等。
【出处】此典出自《宋史·苏轼传》:“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北宋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又都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
所以,苏轼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苏轼十岁时,父亲到四方讲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向他讲述古今成败的道理。
苏轼听后,就能讲出其中的主要道理。
苏轼长大后,通晓经史,每天写出数千字的文章。
宋仁宗嘉祐二年,二十一岁的苏轼考取进士。
当时,科举考试中作弊之风非常严重,主考官欧阳修有志改正弊端,审卷十分严格。
当他看到苏轼的.论文《刑赏忠厚论》时,非常赞赏,想把苏轼列为第一名,但是又怀疑这篇文章是苏轼请别人代*的,因此只把他列为第二名。
后来,苏轼把自己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后,认为苏轼才华盖世,就对梅圣俞(即梅尧臣,北宋诗人)说:“我应当让此人(指苏轼)高出自己一头。
”听到苏轼这些话的人,都不断地议论纷纷,心里不服。
可是时间一长,他们都心悦诚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