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5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13
北京的护城河为什么从东直门到东便门,西直门到西便门段没有了? 护城河河道改为了暗沟了。 全文引用首都之窗。 北京护城河规划改造述往 北京旧城原内外城护城河按其所处的位置称北、西、东、前三门和南(又可称西南、南、东南)护城河,全长约40.7公里,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水和为工、农业输水任务。1965年至1985年间前三门、西、东、和北护城河首段共长约18.8公里,改为暗沟外,其余河道则按规划建成为风景观赏河道。 护城河系明王朝在元大都护城河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元大都北护城河为今北土城沟,明洪武帝元年(1368年)明将徐达攻下大都城后,为便于防卫北方之敌,将北城墙南移至古高梁河外积水潭(原太平湖)和坝河(今北护城河)南岸,利用河道作天然屏障,因而形成了一个西北部有斜角的城墙和北护城河,其它三面城池仍为元大都之旧。明永乐十七年(1420年)因宫廷建设需要,又将元南城垣南移2700余米,抵现今位置。当时还开挖了南城壕,即前三门护城河(已改为暗沟),东、西护城河分别向南延伸与南城壕相接,向东汇入通惠河。此后,护城河曾多次疏浚,并在桥间建闸,遂成九闸。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筑了外城和南护城河。 一、历史上护城河的漕运及规划设想 历史上护城河除防御功能外,还承担着城市排水和漕运功能(东护城河)。元朝为解决都城漕运用水,曾引昌平白浮泉水入高梁河(今长河),经积水潭、御河、元南护城河入通惠河。南来船泊,结队停泊在积水潭上。元朝郭守敬曾建议“立闸于丽正门西,令舟楫得环城往来”,后因离任而未能实现。这是最早,利用大都护城河漕运的规划设想。明、清漕船改沿东护城河至朝阳门附近。*期间,也曾考虑利用护城河通船设想,1947年北平市工务局在“北平、都市计划纲要”中提出:“永远保留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及前三门护城河等处河道湖沼,加以疏浚,通行游艇,沿岸开辟园林道路,使舟艇能由西郊穿行城内护城河以通达通县。” 二、20世纪50年代的护城河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0年对充斥污水、垃圾的护城河进行了全面疏浚,并对城市河湖水系进行多次规划。在“*”前的1953、1957、1959年的规划中,除考虑护城河的防洪排水和为工农业输水功能外,还充分考虑利用河道水面美化环境和航运的作用。在1957、1959年规划中,将前三门护城河规划水面宽规划为60米,后又改为100米;东护城河水面宽40米(河底宽30米),后改为80米。上接规划京密运河,中经南旱河和清河,下达规划的京津运河和通惠河,把城市中心天安门同昆明湖、圆明园、玉渊潭和规划的清河水库联系起来,形成水面宽阔、风景秀丽,并且可通船的花园河环。其它护城河也拟建成可供居民游览的环城花园河道。根据这一规划思想,在1956年修建永定河引水工程时,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东1.4公里河底加宽至42米,南北沟沿以西1.73公里河底加宽至25米~42米。 1959年,曾有领导提出利用拆城墙的城砖,把护城河改建为暗沟,以增加道路路面,既便利内外交通,也可避免大量城墙砖土外运。为此,市规划局根据*指示,对护城河保留与否进行了研究,并向*、市*写了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前三门护城河和东护城河是市区的主要供水河道,且洪水量很大,不宜改为暗沟。当时如将这些河改为暗沟,虽可开出一条200公尺宽的干道路基,减少20座桥梁,拆城墙的大部分砖土也可就地消纳,但因暗沟断面很大,初步估算工程费需要4300万元,比保留明河要贵2000万元。保留明河的好处是可增强调水的机动性,将来跨流域引水实现后,还可用其向市中心区供水。另外,护城河两岸绿树成荫,还可为城市增加一些绿地和水面。” 三、护城河改暗沟的缘由 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在北京修建地下铁道的要求。1965年1月15日,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在向*和*上报的《关于北京修建地下铁道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修建地铁的目的是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同时兼顾城市交通。关于环城线的位置,报告提出准备利用城墙及护城河。这样,既符合军事需要,又可避免了大量拆房;既不防碍城市正常交通,又方便施工,又是降低造价。 1965年7月地铁一期工程开工,遂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西和西护城河复兴门以南共6.52公里河道改为暗沟。其中,前三门护城河长5.6公里;西护城河长0.92公里。为解决西护城河暗沟排水出路问题,同时按规划疏浚了二闸以上的通惠河和南护城河,长约16公里。自此南护城河排水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 1971年,环内城的地铁二期工程开工,遂将西护城河复兴门以北,长达4.25公里河道改为了暗沟。 东护城河是1974~1984年逐步改为暗沟的,其长度为5.35公里。当时改东护城河为暗沟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地铁二期工程和兴建东二环路。由于东二环路需要修筑建国门、朝阳门、十条豁口和东直门四座立交桥,每座立交桥均需将数百米长的河道改为暗沟,因此决定全部改为暗沟。 由于早期的护城河污水截流工程截污不彻底,仍有大量污水进入护城河,所以河道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其中,无河水补给的前三门崇文门段和南护城河西便门段,污染尤为严重。由于两岸环境极差,根据当地居民的要求,这两个河段分别于1975年和1985年被改为暗沟,总长为1.8公里。 在上述河道改暗沟工程中,除北护城河首段和南护城河西便门段外,均根据北京市人防办公室的要求兼做人防设施使用,沿线共做人防出入口40多处。后来,因有大量污水排入,这些人防设施逐渐被废弃。 以上这些护城河改成暗沟后,虽满足了地铁的要求,解决了原河道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也破坏了古都北京的河道系统格局,减少了城市水面。与此同时,暗沟还降低了城市抵御大洪水(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的能力,加大了下游河道的洪水流量,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排水矛盾。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护城河规划 1982年,北京市重新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其中的城市河湖规划把规划建设区内的河道,定位成环境优美的风景观赏河道。其南半环起自昆明湖,经京密引水昆玉段、南护城河到通惠河高碑店湖,全长35.3公里,并可将颐和园、玉渊潭、陶然亭、天坛、龙潭五大公园串联起来。其北环起自长河闸,经长河、北护城河、亮马河、二道沟至通惠河高碑店湖,全长23.9公里,并可将紫竹院公园、动物园、北郊四湖、水碓湖公园、红领巾湖公园串连起来。 为了确保风景观赏河道有一个清洁、宽阔的水面,河道两岸规划修建污水截流管道,并根据北京缺水和地形状况,在沿河适当地点修建栏河闸或橡胶坝,以抬高河道水位。根据河道较深的特点,河道断面建成复式河床,河道两岸植树成荫,河道二层台建成宽5~8米的滨河绿带,并设路椅供人们休息。规划考虑,各河段可根据具体条件开展水上活动或通行游艇。昆明湖至玉渊潭八一湖和至紫竹院11.3公里河道(其中昆玉段,河道顺直、河上桥梁净孔已按通航规划不少于3.5米修建),规划考虑通行客艇,可直达昆明湖内排云殿。现已按此规划于1999年7月建成通航。 为了确保城区防洪排水安全,规划提出排水标准20年,防洪标准50~100年的西蓄东排和南北分洪的方针,即利用西郊砂子坑、玉渊潭等调蓄城市上游洪水,按规划标准加大城市下游河道排水能力,开辟向坝河、水碓湖分洪工程和加大向凉水河的分洪流量。 根据上述规划,从1981~1984年和1988~1992年,分别将北护城河和南护城河进行综合治理,两岸按规划补充修建了污水截流管道,建成水面宽26~40米、带有二层台的复式断面和绿树成荫的河道。但由于管理和有的污水出路还未打通等原因,仍有大量污水入河。 1992年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其中河湖规划,是在上述规划思想指导下,根据规划市区面积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风景观赏河道的规模。 (注:本文得到了庞尔鸿同志审阅和补充和谭伯仁、李贵民同志提供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文立道(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14
北京的护城河从东直门到东便门和西直门到西便门段没有的原因可能涉及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