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5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48
在正式行文之前先发两句牢*,我看了一些史料之后,突然很愤慨,吃猪肘子,那叫忆苦思甜吗?就算是煮的白水肉,也半生不熟的,但有那么难吃吗?真的是造孽。这些扔了肉的人,就应该砍头,并不是说对皇帝大不敬,这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生活平时有多腐化,如此下去,大清不灭,天理难容。
据传纪晓岚一天至少10斤肉,从个人习惯来说,当然无可非议。别说胃受不受得了,如果没有高薪,这都养*。此题与纪晓岚无关,只与吃肉有关,这么写出来只当引子。
清人昭梿在《啸亭杂录》卷十中这样记载纪晓岚:“北方之士,罕以博雅见称于世者,惟晓岚宗伯无书不读,博览一时。所著《四库全书总目》,总汇三千年间典籍,持论简而明,修词澹而雅,人争服之。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粒,真奇人也。”
好了言归正传。乾隆皇帝每年要祭祀五六十次,祭祀时都要杀几口大猪,仪式完后,把这些肉分于大臣与皇妃们享用,每次都用白水煮肉,还不把肉煮熟,煮至七八分时捞出切片。
《啸亭续录》记载:“定制,大内于元旦次日及仲春、秋朔,行大祭神于坤宁宫,钦派内外藩王、贝勒、辅臣、六部正卿吃祭神肉……上自用御刀割析,诸臣皆自脔割。”
有肉吃本是好事,为什么有些大臣冒着杀头的危险,却把皇帝赐的肉给扔了呢?
原因很简单,这样的肉不好吃呗。这些大臣整日的山珍海味,鱼翅燕窝的,已经把嘴养刁了,这白水肉,又半生不熟,很难嚼烂,食之无味,大臣们哪能受得了这罪。 本来就不咋好吃的肉,还要把瘦肉和五花肉分给皇帝身边的人,而大臣们得到的,就是肥肉和咬不动的筋。皇帝身边的人,还可以蘸着料吃,大臣们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难以下咽,那也得吃,这是皇帝赐的,不吃就是欺君,为了一块肉,再把吃饭家伙给丢了,所以题中说的,大臣把皇帝赐的肉扔了,我觉得这不大可能,谁会去冒这个险?
本来乾隆皇帝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他们忆苦思甜,给这些大臣敲敲警钟,让他们别忘了先皇们打江山的不易。我觉得这待遇已经不错了,要是给他们上点什么糟糠野菜的,那该怎么办?难道为了舌尖美味去死吗?
这些大臣们也就琢磨开了,不吃不行,那就想点办法。于是他们就用盐和酱油把糯米纸浸泡透了,然后拿出来晾干。再去吃肉就带上,肉用糯米纸包了吃,就相当于蘸料了。
想想我们茹毛饮血的先祖们,那些大臣们居然不能下咽白水肉?可见他们平时的生活有多糜烂。题中说的,大臣们把皇上赐的肉扔了,这我是不信的,如果是真的,那真要给这些大臣们上上课紧紧发条了。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48
古代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时候君主赏赐什么东西给大臣,大臣高兴还来不及,就算赏赐的猪肘子不好吃,大臣们也不会扔掉,至少会装模作样地吃掉一部分。
君主赏赐大臣猪肘子是清代的事情,清朝统治了中原以后,为了表现自己的恩德,在重大节日或者祭祀之时,会给大臣和侍卫赏赐一些白水煮猪肘子。虽然肉是个好东西,可是只是白水煮过的肉并不好吃。然而,君主们赏赐白水煮猪肘子给大臣,说什么也是君主的恩德,那些大臣们也是一个个高情商的人,他们当然是磕头谢恩了,然后高高兴兴地拿着君主赏赐的白水煮猪肘子。他们有的会装着吃一点,有的偷偷准备一点盐涂在上面吃,有的偷偷把肉藏起来,拿回家加工了再吃。
其实君主赏赐大臣白水煮猪肘子也不是单纯地给大臣们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君主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看大臣的忠心程度。君主也知道这些白水煮猪肘子不好吃,如果臣子开开心心把这些肉吃掉,君主会认为臣子对自己很忠心,就算不好吃的东西,他们也会感激自己,从而开心吃掉。
有人说大臣们得到这些白水煮过的肘子,大臣们出宫门就扔掉了,这是不可能的。在封建社会,扔掉君主的赏赐是大不敬,大臣们不敢这样做。再者,大臣得到赏赐也是一种荣耀,他们怎么会随便扔掉,就算再不喜欢,他们还是会偷偷拿回去加工再吃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49
是因为到了乾隆年间,大臣们已经*透顶,每天猴头燕窝鲨鱼翅满汉全席吃着,这又肥又腻的猪肘子实在是看着就想吐,另一个原因就是清朝皇帝赏赐的猪肉很特别,除了纪晓岚,别人根本就吃不下去。新鲜的猪肉大块卸下来就扔进大锅里白煮,有个*分熟不带血丝了,就捞出来切片上桌,五花好肉都端给了皇帝皇后妃嫔答应常在,而大肥肉片子块子就拿出去赏赐给大臣和侍卫,皇帝后妃们吃白切肉,是可以蘸蒜泥韭菜花的,但是大臣和侍卫可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他们就是一大块没盐没酱没滋没味的水煮肉,而且还要叩头谢恩之后当场吃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49
因为当时的大臣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猪肘子这些他们都吃腻了,所以丢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50
因为猪肉实在是太难吃了,一些大臣就犯傻了,出了门就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