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3:07
姓名的由来:
在原始社会,人类没有姓。后来,人们根据血缘关系组成了族群,并逐渐形成了族群的名称。比如《史记》中记载黄帝族群最初叫“有熊族”,炎帝族群则为“羊人族”。 “姓”产生于几万年前的母系氏族时期。“姓”字由“女”与“生”构成。这里的“女”即“母”,母系氏族时期的人都随母亲之姓。
据顾炎武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有22个,但可能有更多的姓随着氏族的消亡而消失了。“氏”是姓的分支,相当于辅助性的姓。秦朝统一中国后,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姓”与来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氏”逐渐一体化。“名”是同族之人为了区分彼此而使用的个人标志。我国有据可考的个人名字可追溯到周朝。
相关信息:
《姓名登记条例(初稿)》(*07年6月出台)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按照目前我国现有1601个姓氏计算,这种做法将新增128万个双姓,从而缓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复的问题。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允许子女随父姓或母姓,提倡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与父母双方的家族和血缘关系,同时对于解决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复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