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描写了什么景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2 01: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14 00:58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其中,以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为脍炙人口。其后更有小说或流行歌曲以此为题,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08:19
李清照如梦令描写了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的景色。
一、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释义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三、作者朝代
宋代
扩展资料
赏析
第一层,一、二两句写溪亭喝酒。“常记溪亭日暮”,在野外溪边的亭子里喝酒,喝得时间太长了,喝得也稍多了,太阳西沉,天快了晚了,这种荒唐的事至今还记得。开头点出了喝酒的时间、地点、背景。“沉醉不知归路”,因为酒喝多了,人晕晕乎乎的,好像感到醉了。
沉醉,是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乐之意。这时,连回家的路已经记不太清楚了。酒喝到如此的程度让人担心哪!“沉醉”二字透露出了女词人心底的欢快。 “不知归路”,暗示了游兴沉酣、乐而忘返。
第二层,三、四两句写误入藕花丛中。酒是喝得是尽兴,天却晚了,不能不回家呀,“尽兴晚回舟”,来时诗人是划着小船来的,回去也要小船划回去呀。我们好像看到诗人踉踉跄跄从亭子上走下来,解开拴船的绳索,撑开小船向前去。
划呀,划呀,可是,酒喝多了,头脑似乎不太清醒,船到底划向哪里,诗人也许不太明白。由于酒后发力,用力过猛,小船儿一头撞进了藕花丛中,“误入藕花深处”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毫无雕凿痕迹,却将一叶扁舟摇荡于盛放的荷花丛中。
“误入”这里把诗人酒眼朦胧醉的憨态全部写出来,要在平时船划入藕花深处,要出多大的劲呀,今天不知不觉地撞进来了,这里把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与酒后的神志模糊,作了对比与交待。
第三层,五、六两句写乘着酒兴奋力争渡。“争渡,争渡”,这里是指作者奋力划船的意思,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如梦令》词中第五句必须为叠句的规定,重复说“争渡,争渡”,表示奋力,再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08:20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两句说,曾经记得有一次在溪水旁的亭台上喝酒,天色晚了,喝醉了酒,迷失了回去的道路。“沉醉”说明醉的程度不轻,已经是昏昏沉沉,所以才“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说玩耍尽兴之后,才回到来时乘坐的船上,准备返回,可是因天色晚了,又喝醉了酒,结果糊里糊涂把船划进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两句重迭,写出作者焦急的心情,在荷花丛中手忙脚乱,拨动船桨寻找归路的神态。由于她划船的动作急,响声大,所以把宿在水滩上的鸟儿惊醒,飞了起来。“惊”字反衬出作者此时也是心慌意乱,恐怕已是汗流浃背,手中的船桨也不很听使唤,所以才发出很大的响声,因此,惊起的“鸥鹭”不是个别的,而是“一滩”。
小令篇幅短小,表现的内容却丰富多彩。先写亭上饮酒,继写兴尽晚归, 再写忘却归路,误入荷花塘中,最后惊起宿鸟,全词也就戛然而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08:20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这首词按照书本上的解释应为:“昨天夜里雨虽然下得稀疏,但风却刮地很大很急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侍女答道;海棠和昨天一样。唉,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在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但,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这种解释比较牵强,而且存在很多疑问;
1. 李清照当时是自己喝酒还是和丈夫一起喝酒?根据推测李清照的这首词是比较早的作品,应该是和丈夫一起饮酒。那么为什么喝着半截酒又去睡觉了呢?
2. “试问卷帘人”,那个“卷帘人”是谁?是丫鬟吗?难道所有的读书人家里都有丫鬟吗?即便有,丫鬟能和主人睡在一间屋里吗?因为主人不可能起床以后先不把窗帘卷起来,而摸着黑等着“侍女”起来后再去卷窗帘。如果主人还没起床,丫鬟一看天亮了就进到主人的屋里去卷窗帘,也不符合情理。所以说能和李清照睡在一间屋子里的人只能是她的丈夫。那么卷帘之人应该是李清照本人,(古时一般家务活都是女人干)这时他的丈夫可能还没起床,或是刚刚起床。他的丈夫在问她。
3. 丈夫问她什么?词里没表,李清照却回答:“海棠依旧”。难道她的院子里有海棠树?她的丈夫真的在问她海棠怎么样了吗?接着她丈夫又对她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在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她的丈夫为什么要问她这个问题?而且还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有什么情趣呢?再有,众所周知海棠属于秋天之果,待到海棠熟了的时候叶子已经开始飘落。词里并没写明是海棠花,所以把词中的“海棠”解释为“海棠花”有强求之感,名不副实。
4. 首先看第二句“浓睡不消残酒。”也就是说在睡觉之前李清照和她的丈夫正在喝酒吃饭,(因为第二天早有人和卷帘人对话,所以屋里是两个人)那么为什么喝(吃)着半截他们却去床上睡觉?连桌子都没收拾?(因为还有剩下的酒菜)。由此也可以推论他们当时家里并没有侍女,因为家里如果有侍女的话,侍女看见他们睡着了会把剩下的饭菜收拾起来。那么李清照为什么不喝完酒吃完饭,收拾好以后再去睡觉呢?我觉得只有以下解释比较符合情理。
一天,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出差(或出远门)回来,当下李清照做了几道可口的好菜与久别的丈夫共进晚餐,欢聚饮酒,当酒喝到恰到好处之时,夫妻情感不断升华,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这时赵明诚再也控制不住对妻子的感情与渴望,抱着娇妻就上了床共度男女风雨之情,(所以词里的“雨疏风骤”应指男女风雨之情)尽欢之后因为体乏没能再接着去喝剩下的酒,便昏沉的睡去。(浓睡不消残酒)
第二天一早赵明诚醒来看见妻子正在卷窗帘,便和妻子开玩笑的问道:“昨天感觉(玩的)好吗?(试问卷帘人)李清照笑着答道:“没什么感觉呀”(却道海棠依旧。这里的“海棠”应指妇女性器官,出自《封神演义》“鸳鸯枕上漫飘芳脂奇香,翡翠衾中初试海棠新血……”)赵明诚坏笑道:“你知道什么呀,你知道什么呀,应该是你胖了我瘦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国自古有男红女绿之说)
事后李清照写了这首词以念夫妻情感。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说李清照的这首词是一首调情随笔比较贴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08:21
时常回忆起......
西边凉亭太阳已西下了
我还酣醉于游兴未尽之中
连回家的路都忘记了
将要驾舟回去之时
误入荷塘深处
一阵手忙脚乱
惊起了荷花深处
一群海鸥和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