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3 1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4:50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文言文的世界是那样的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与古代大师的对话,接受优秀文化的浸濡,养成重视道德修养、追求崇高理想的品格;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学会用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在批判性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积累文言词汇,夯实基础知识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虚词等内容丰富,这些文言词汇是基础,也是我们把握每一篇文言文内容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积累文言词汇。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做,并且要定时不定时地重温巩固。积累文言词汇可以从以下两种途经来完成:
1.充分利用课文,丰富知识积累。高考文言文尽管全都出自课本以外,但“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教材是范例,应坚持以课本为本的原则,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整理归纳,特别是到高考复习阶段,对于出现频率很高的文言词汇,在系统复习课本的时候,要打破课本编排的分册、分课文的界限,将分散在各册、各篇目的关于该词的典型例句、意义和用法都收录、集中起来,进行重点突破。
2.在实战演练中补充积累,丰富文言词汇量。平时我们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时,也要注意积累课本没有出现但在模拟检测或往届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的意义,将其作为特例加以记录。在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中,一些表示泛指时间的词出现得比较频繁,因此有必要把它们归纳在一起识记,①曩:从前。②昔:从前。③向:已经。④素:向来。⑤雅:向来。⑥旋:不久。⑦寻:不久。⑧辄:立即。⑨俄而:一会儿。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整理归纳字词,有利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经过日积月累,多读多记,自然就具有较丰富的词汇知识。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积淀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常识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素养的精髓所在。古代文化常识与古汉语关系密切,它是阅读文言文不可缺少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如天文、历法、乐律,以及*制度、风俗民情、饮食起居等无所不包。
传统文化常识在文言文经常出现,理解掌握这些古代文化知识对于解题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特别是积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利于培养文学修养,有利于良好道德和文化品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三、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提高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规律,因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渗透语法规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言语法规律,这样就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文言文。
对于文言实词,要能分析常见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对于特殊句式(判断、省略、被动、倒装),一定要掌握它们的结构特点及使用的场合习惯。高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须掌握18个虚词的用法并涉及兼词、所字结构、虚词叠用等特殊组合的表意功能。如果不能识别这些纷繁的语法现象,( )就无法整体理解、把握文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把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在掌握文言语法规律、阅读规律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迁移,才能够较好地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肯定有用,也很重要,但在教学中不可过深过细地讲解语法理论和与课文无关的古人文法习惯,而是要紧密联系课文实际和学生的基础、实际需要来讲语法,做到精而不滥,深浅有度,有时候只要点到为止。
指导学生把学过的文言知识梳理到位,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机构,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就能根据知识网络随时唤醒与新问题相关的内容,文言文运用、迁移阅读的能力就会增强。
四、加大阅读量,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文本教学的倡导者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只要学生拥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量,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语感,熟记、理解了大量字词的含义和活用现象等,阅读课外文言文就游刃有余了。
1.反复阅读课内文本,培养语言感知能力。课本精选的文章正代表和弘扬了本民族文化精神,大多篇目语句凝练,节奏感强,有音韵感,反复阅读,熟读,甚至熟读成诵,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力。需要强调的是,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格式:如陈述句中常出现“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表感叹语气的“何其
”、“一何”,“亦……哉”等等。这些固定句式和习惯用法如同我们今天的口头语或口头禅,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章典籍中,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熟读成诵,使它们内化成我们的知识,如此,文言阅读的语感就建立了。
2.加大课外阅读量,提高语言感知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老师应指导学生选取一些内容深浅适中、文笔较为流畅且故事性强、能吸引人、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史伟散文来阅读,以增强对此类文章的语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就能借助以往的知识积累,准确地把握文意,获取有效信息,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言文语言感知能力的提高,需日积月累才能达到。因此,要多阅读这类文章,至少应每周阅读一篇,而且要精读细读,整体把握。我们相信“熟能成巧”这句话。
积累文言词汇,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健;加大文言文阅读量,增强语言感知能力,做到熟能生巧,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保障。总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将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历史,从而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