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3 03:5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9:37
从佛教本身来说,大乘佛教流行后,佛门宣称捐献财富可以换取功德僧侣放弃苦行,贪图安逸,孙团自身腐化使得民众敬而远之,早期佛教呼吁社会平等对商人及第1种性的群体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印度教的兴起,隔除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繁琐的仪式,同时呼吁男女平等。佛教的吸引力顿时消失。
为了吸引信众。大乘佛法吸收了印度教诸多的教义与传说,最后却因佛教与印度教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反被印度教吸纳,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佛教的兴盛期全靠阿育王名王利用王权强制推行,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护,佛教的地位一落千丈。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已经有许多反抗弗罗门的修行,沙门出现他们剃发,其实苦行实则是与婆罗门对立,也就是说佛教从其诞生之初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的前身,释迦牟尼29岁出家,6年苦行,35岁正道传法,45年80岁涅槃,在他的领导下生团在印度*燃起新星之火,佛教成为印度国家后,到处兴建寺庙,寺院经济迅速壮大,由于数百年来王室的崔存一部分弟子不愿再起时苦行,向民众宣传捐献财物可以换取功德,大成佛教出现僧团日渐腐化。
佛教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除了佛陀提出的平等观不杀戮非暴力,没有继续提出新的吸引民众的教义与价值观,相反自身日渐堕落成为婆罗门教的状态,而婆罗门教失去了主流文化地位后,开始反思并革新成了之后的印度教,佛教失去了王室的支持,一落千丈,最终被日印度人民遗弃,公元1203年入侵的阿拉伯人摧毁了佛教最后的据点超界寺,标识着佛教在印度的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9:37
印度做为佛教的发源地,为何佛教却在印度凋零,在中国开始昌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9:38
因为佛教早期呼吁众生平等,的确吸引了很多人。但是由于印度教的兴起,给了佛教有一定的冲击性。还有佛教一开始有帝王的庇护,后来失去了这种庇护。所以慢慢的灭亡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9:39
一来是佛教内部的腐化导致的,二来佛教靠阿育王、迦腻色伽王利用王权的强制推行,所以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护,佛教就开始走向没落,最终在印度灭亡。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9:39
第一佛教起源于尼泊尔而并不是印度,因此印度佛教一开始的视力就不大。第二在印度印度教是最大的宗教,在佛教开始兴起后,印度教也对佛教进行打击以及污蔑。佛教相比印度教势单力薄,自然会在印度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