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毛主席力辞大元帅,带动三人辞帅,四人辞大将军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9 22: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1:12
1955年我军第一次实行*制,在刚开始酝酿如何制定*等级时,我军同样计划仿照苏联老大哥的经验,设立最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也就是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上再加一级大元帅。
从*评定之初,彭德怀和罗荣桓就领导总干部部先后拟定了几个方案,分别与**的各位委员交谈,共同对每位将领的定衔磋商、定案。在磋商中,所有参与*评定的人员都认为毛*等*领导人也应该参与此次授衔和授勋。
而在最初的授衔中,就计划设立大元帅*,准备授予毛*。并且元帅和大将也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10位,而是13位元帅,还包括周恩来、刘少奇、*;大将则是14位,还包括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
毛*在得知这个方案后,坚决立场不参与授衔,也不参与授勋。*评定的相关人员以苏联授予斯大林大元帅衔的例子劝毛*。毛*则说:“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态度非常坚决,就是不参与授衔。
为了让毛*接受*和勋章,*常委甚至专门为此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想要以最高立法机构的权威决定此事。有位民主人士提出,“只要我们*常委做出决定,毛*也要遵守啊!”
这位民主人士发言后,会场要求给毛*授大元帅*的呼声更高了。参会的委员们认为毛*等*领导同志,不仅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更是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会的委员们还表示,这些领导人在党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理应为他们授衔授勋。尤其是毛*,他的功劳最大,理应像斯大林那样被授予大元帅*,尤其是毛*要比斯大林指挥部队打的仗多,时间也更长。
主持会议的刘少奇,深知毛*的性格,知道毛*做出决定的事情很难让他改变。会议的最后,刘少奇发言说:“诸位经常见到毛*,可以当面劝说毛*,争取毛*同意,待毛*同意后再做相关决定。”
不过这些劝说自然是徒劳,毛*始终没有同意接受*和勋章。但是所有参与授衔工作的人可不这么想,所有的人都希望毛*最终接受*和勋章。
总后勤部根据最初拟定的首先方案,结合苏式礼服和军装样式,组织军需生产部门设计出了元帅、将、校、尉各级军官以及士兵的军装,并制出相应的样装送到**审定。
这些礼服样式,随即被送到了中南海,就摆在菊香书屋东面的勤政殿内,以便让毛*等*领导审查。这些礼服中,当然包括专为毛*一人设计的最精美的大元帅礼服。
看过新式礼服后,毛*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强调自己不参加授衔和授勋,即便做了礼服也没有用。
彭德怀、罗荣桓、总干部部副*宋任穷、赖传珠等来中南海向毛*汇报关于*评定方案和授予勋章工作及其进展情况。
彭德怀说:“这次授衔,部队中绝大多数同志都能够正确认识这次授衔工作,态度很端正。虽然出现了个别的攀比心理,提出了一些与实际不符的要求,但是申请降衔的同志也不再少数,值得表扬……”
在听取完汇报之后,毛*针对汇报中要授予自己大元帅*的问题,特意又提了出来:“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我就不要这个大元帅了,大元帅的军装,看着好看可穿着不舒服嘛!我成了大元帅,那咱们的*,就会被西方帝国主义污蔑是‘军*’。况且,咱们工作是要扎根于群众的,穿着一身元帅军服,到群众中讲话、活动也不方便,这不是脱离群众了嘛!依我看呐,所有现在已经到地方工作的,在军队上没有职务的同志,都不评*的好。”
毛*说完,便侧过身问坐在自己身边的刘少奇和周总理,说:“恩来,少奇,你们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啊?”
周总理说:“我同意*的意见,我看我们已经到地方工作的同志,就不要评衔了。”
刘少奇也在一旁表态:“我也同意*的意见。”
会后得知毛*意见的*、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也纷纷表示同意*的意见,不参与此次授衔授勋。
最终,评衔工作组根据毛*的意见和其他领导人的表态,认为毛*、周总理、刘少奇和*等同志,工作重心都已大部或全部转移到了地方,而且现在处于和平时期,他们一时不会参与到军队的工作当中,不要*也有道理,最终一致通过不授予他们*。
就这样,我军 历史 上唯一一次出现的大元帅*,因为毛*的力辞,成了一个空衔,最终被取消。
在毛*的带动下,周恩来、刘少奇、*等纷纷让衔,均主动提出不参与授衔授勋,最终周恩来、刘少奇、*辞去元帅*,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四人辞去大将*,形成了我军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的 历史 局面。
他们的主动让衔,让在授衔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最终全部迎刃而解,也有力地安抚了部分对授衔有意见的将领,并且在国际上取得了主动地位。毛*主动带头地方同志力辞*,再一次显现了毛*的深思熟虑与*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