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7 19:37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9 01:17
2022年处暑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处暑节气时间是公历2022年8月23日11点15分59秒,农历壬寅年七月二十六号,星期二。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
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
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日期算法
处暑计算公式:[Y*D+C]-[Y/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在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这个时候人们能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养生
要点1: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要点2:多喝水、多喝粥,预防秋燥美容颜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少雨,人体会因此不适,发生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而、多喝水、多喝粥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要点3: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要点4: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要点5:适量锻炼要坚持
锻炼活动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要点6: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03:12
2022年处暑是8月23日的11:15:59。
虽然下周就将迎来“处暑”节气,25日又“出伏”,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包括南京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不会马上凉爽。
“秋老虎”带来的暑热天气依然要维持半个月以上,但总的来说空气湿度大减,昼夜温差开始增大。出伏之后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典型的特点就是气候干燥、降水少,所以这个时候的养生在于预防秋乏、秋燥!
预防秋乏、秋燥的办法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凉之气荡涤暑气。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要多吃清淡、温补的食物,禁吃生冷、含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造成脂肪过剩和肠胃功能的消化不良。建议出伏后既要祛湿,又要防燥,这个交替的季节,建议大家多吃三种瓜,分别是冬瓜、苦瓜和丝瓜。
冬瓜汆丸子是一道很美味,同时也很适合这个季节的菜品。猪肉本身就具有润燥的作用,冬瓜很利尿,同时营养丰富,弥补因夏季天气炎热食欲下降而带来的营养摄入不足问题。苦瓜和丝瓜也能起到很好的滋养润燥的作用,推荐苦瓜炒鸡蛋和鸡肉丝瓜薏仁汤。
需要注意的是,秋天容易秋乏,人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每天睡足8小时。运动量也要保持适量,过多或不运动,都会让人颓废,易犯困,且面对变化的气候容易感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处暑
以上内容参考 南京晨报-下周迎处暑节气又“出伏” 要预防秋乏、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