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9 01:4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09
对于此诗的创作来源,《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在《列女传·贞顺篇》中则说:“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其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然而,此二说法,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现代学者余冠英在《诗经选》中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众说纷纭,但显然现在为大众所认可的是第三种说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09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