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观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9 08: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14
电影《长津湖》在比原定上映日(8月12日)推迟一个半月后终于和观众见面了。《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的故事。与以往的战争影片一样,《长津湖》无论是宏大的战争场面,抑或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是激烈的近身肉搏都令观众印象深刻,血脉喷张;但也与以往的战争影片不同,《长津湖》有许多细节刻画却也耐人寻味,初看可能多少有点费解,可是仔细琢磨之后亦有余韵悠长之感,这里姑且仅举数例与各位共享:
细节一:伍千里回乡后对父母描述的未来时提到的“五窝燕子”;
影片中连长伍千里(吴京饰)携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大哥伍百里骨灰回乡后,与父母有一段对话,大意是*党*给分了地,来年就可以盖房,房子盖好后将来房檐下会有五窝燕子,年年来此筑巢,这样就可以给老三伍万里(易烊千玺饰)娶媳妇儿了。这段话也许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完全听懂。其实这里面暗含着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伍千里家已经好几代都居于船上,根本没有什么财产,更遑论土地了。从其身份上来说,伍千里一家很可能在解放前是“疍民”或类似于疍民的族群。据相关资料记载,疍民其世居于水上,身份地位极低,甚至于即便是陆上贫民也不愿与其通婚。所以如果是明晰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伍千里的梦想了:*分了地就相当于有了生活的资本,盖了房就有了居住于陆上的资格,而屋檐下能住五窝燕子则意味着身份地位的提高(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即如此),具备了资格,掌握了资本,提高了身份,再给家里传宗接代势必不难。可以说这是当年多少穷苦人参军的直接想法,虽然朴素甚至简单,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党为什么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这恰恰是重要原因吧!
细节二:入朝前的壮美长城山河镜头
《长津湖》有一个长镜头,就是志愿军坐闷罐火车入朝前,伍万里无意中拉开车厢大门,眼前出现了连绵起伏的长城的画面,该镜头长达十数秒,有许多人挑刺说这太假了,那个年代长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哪有这么雄伟逶迤!其实这几乎可以肯定就是导演的艺术虚构,但也蕴含着导演的别具匠心。这样一组镜头的设计,意味着山河壮美,长城巍峨,祖国江山如画,正是这样的祖国才需要守护,才需要保卫!这样远比用简单粗暴的说教效果要好上许多,恰能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正如电影《上甘岭》中歌曲《我的祖国》里面所唱的“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那样,当年的志愿军就是以这样的信念入朝参战、保家卫国的。
细节三:雷排长的烟斗、伍万里的眼神
看过电影的观众有没有注意过雷排长(郭涛饰)的烟斗?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烟斗,它的烟嘴、烟膛都是用子弹壳加工而成的。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说明了雷排长的心灵手巧,二大概就是要证明当年的志愿军装备的简陋吧。但是我们的军人恰恰就是能够因陋就简、“小米加步*”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再者,伍千里三次眼神的变化,从第一次眼睁睁的看到战友张小山的死的惶恐到第二次扔中手榴弹后的喜悦再到攻克敌方“北极熊团”的坚毅愤恨不甘,三次不同的眼神正意味着一个战士从懵懂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如果说瑕疵的话,个人以为电影《长津湖》多少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影片结尾处显得交代匆匆;另外,对于整个长津湖战役的酷寒铺垫的不是很足,让人对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也就是说催泪的那个点好像还表现不够。但是瑕不掩瑜,总体而言,《长津湖》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让人感喟、让人感动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