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9 15: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2:54
大分流——互联网时代的体验*
2011年,吴声在北京大学新年论坛演讲时提出了“消费者反向定义”这个概念,即品牌是由消费者定义的,而不是由品牌方预设的。随着产品、商品、零售、销售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形态,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重新解构,很多商业机会被分流,在电子商务领域尤其清晰,由此吴声提出“大分流”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i]
吴声认为,互联网商业环境的变革会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来自消费形态的变化——电子商务在从低价模型在向溢价模型演进,是从“需要”到“想要”。在这种低价模型向溢价模型转化中,大范围催生了一些产业型的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演进和渠道载体的变化,移动互联网趋势不可忽视。
变革一:大分流时代不可逆转,体验经济带来机遇
未来人群以个人兴趣的圈层化、人格魅力的分成,会带来新的电子商务形态。淘宝、京东将成为京沪高铁,代表极大化的供给,成为标配。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羊肠小道的供给,这些供给并不是单纯的“小而美”,而是基于体验的圈层化。
电子商务大分流不可逆转,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新商业机会不可逆转。
变革二:用户群体迭代,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移动电商的主要用户是90后。他们对新技术有天然的敏感性,并对于新的商业实践有天然的拥抱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些人是互联网原著民,拥有完全不同的罗辑和习惯。
基于这种全新的思维,移动电商的核心就是要快速切换、快速到达、快速响应、快速解决,未来数据的驱动一定要产生更快的场景解决方案,这背后隐藏了许多的90后消费者偏好,而消费者偏好蕴含了巨大的价值。
变革三:互联网将对所有产业进行*性的变革
所有的*都是基于新的场景。中国电子商务面临的*,并不是平台和品牌之间的角逐,更多在于一种新的分流和变化——这种基于人际和场景的电子商务形态和购物形态会彻底地*人们对传统电子商务的认知,传统产业的资本也在大量接触电子商务,互联网正在改变所有的产业。
互联网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既是一种消费的场景也是一种消费的驱动,隐含了很多商业机会,这种机会都是基于互联网大规模去改造所有产业所带来的。这也是电子商务本身的一种升级和创新,其核心逻辑是更深度的分流,,溶解个人和组织的边界,强化人格化魅力化的标签。
社群动力:社交电商的新渠道逻辑
2014年9月,吴声在派代电商年会上提出“社群动力是社交电商的新渠道逻辑”的概念,即社群已经成为新商业生态的DNA。
吴声认为,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在这个时代拐点下,电商人必须成为达人,公司和品牌必须成为达人生态,真正构建自身的多样性,通过内容与用户、消费者形成以他们为中心的强互动关系,否则转型将不能顺利完成。
第一个逻辑:人格逻辑
在今天,人格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新渠道。这个时代基于人格的信任关系,能够迅速形成商业化的转化。商品本身的定义,需要达成有情感、有温度的能代表社群的标签,成为用户生活和生命当中的伴随和印记。
第二个逻辑:场景逻辑
移动电子商务一定要回到一种场景生态,也就是说要能提供场景解决方案。换一句话讲,产品和品牌要能定义自己的故事和场景。这种场景逻辑背后,是引导消费者迅速形成购买的冲动和决策,从而成为社交电商的一种核心突破。
第三个逻辑:势能逻辑
我们发现所有的生意都是势能的生意,用户体验之上的,用户需要到用户利益,但是最根本点我们认为是用户价值,在用户价值上面我们创造能力会决定我们公司、品牌、组织、机构和社群本身的这样一种势能价值。
场景重塑电商——场景电商方*4即
2015年1月,吴声提出“场景重塑电商”的理论,即场景时代已经来临,场景*将重塑电商的产品、营销、渠道和连接方式。新场景正层出不穷地被定义,新品类正不断被新需要创造。
在场景时代,产品维度,产品即场景的解决方案,流量也因此场景化;价格维度,基于场景的分享即获取,同时包含分享成本和信任溢价。渠道维度,跨界即连接,连接无限可能。促销维度,流行即流量,场景引爆品牌。
产品即场景
在产品的跨界组合中,每一个用户的场景被选择、被重新定义。场景成为虚实交互融合的核心,线上APP也在对线下场景的改造中不断赋能,产品成为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简单的单品品类,置于不同的场景诉求中,就可以衍生花样繁杂的新产品。
因此,在用户某个生活场景中,适时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以及关联的产品或服务,便能获得最大的爆发能量。
分享即获取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之一,便是分享思维。在分享模式下,资源越用越有价值,分享就是获取,消耗就是累积。
是什么让马云惊呼“支付宝被偷袭珍珠港”?是无数好友自发分享的微信红包。又是什么让滴滴、快的“打车双雄”三年便成长为估值三百亿人民币以上的移动入口?是无数人自动分享的“打车优惠券”。
分享最大的主体不是企业、不是第三方广告中介,而是----人。人变成了新的渠道。用户是传播者、分发者抑或营销者不重要了,重要在于信任和人格背书。基于真实场景的分享带来了信任溢价。好友推荐的东西是有温度的,试用、使用门槛被极大拉低。
跨界即连接
场景电商框架里,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正在被更多公司和品牌证实并简化——任何两个陌生的企业,通过强BD,就能彼此形成互补的品牌链,找到接触点,一起化学反应。这就是跨界即连接。
品牌的跨界,背后伴随的是用户群流动。
吴声认为,场景本身将创造最强势、最多变、也最失控的连接。最大的奥秘便是跨界。越是跨界的产品和品类组合,越能定义全新的品类。
流行即流量
电商正在告别流量时代,这反映了互联网入口格局的*。消费者与相关的场景需求成为新的入口,也因此成为新的渠道。
品牌不再被策划,而需要更多的引爆。营销也需要更多细分的标签,需要窄化成生活方式的共同体。设计与研发,在众筹、众包、众创中,摇曳成更多千姿百态。渠道与人的边界持续溶解,流量正全面服从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