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02:48
中国画大体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三种。外国绘画中,也有人物画,还有静物画及风景画等,一般把画山和水的画称做风景画,而不叫山水面。在中国,大体相当于外国风景画的作品,长期以来被人称作“山水画”,大家始终不习惯称之为风景画。 山和水,代替着“江山”,这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祖国的象征。中国的山水画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基本独立,到元代达到了高峰。从元代以后长期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它的艺术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闪光的珍宝。中国的山水画之所以很发达,也正是因为它同西洋绘画中的风景画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由于山水画在绘画制作中与风景画有很多区别,因而也形成了它独特的一面。中国山水面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讲究意境。意境并非山水画所独有,而是我国传统画论、诗论中常用的概念。它作为形象思维的产物,在小说散文中也有。而意境在山水画中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画家描绘的景色,总会寄托着一定的思想感情。所谓意境,说得简略一点,就是景与情的有机结合,包含着深厚的耐人寻味的意蕴。在西洋的近代风景画中,非常重视景物上的光,及其固有色彩因受到光的影响所起的变化,要求描绘得酷似实际的景物。而中国的山水画,虽然具体的景物有南方北方之分,但并不要求一山一水的刻意模仿;时间有朝暮之分,却并不计较具体的钟点;日月有阴晴之分,也不过分追求光暗程度。总之,虽然要求真实,但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运用大片的空白来衬托气氛,突出主题,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大创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经过历代画家长期的艺术实践,这种根据作画立意的需要,在画面上留下许多空白的艺术手法,就成了中国画在构图上的一种特色。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常把运动空白的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 再者,在中国山水画中常有落款,这也不同于风景画。画家把题字作为整个构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不仅可以使书法和绘画彼此配合呼应,还可以借文字表达作品的含义,使诗情和画意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朱红的印章配合,成了中国画的又一独特传统,它们可以平衡布局,调整画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为什么有时把中国画叫水墨画中国画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与众不同的画种,在绘画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法和材料,与西画里的油画等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油画的颜料含有油的成分,必须用松节油、调色油调合颜色才能画,而且必须在油画布或经过加工的纸上才能使用。中国画大都画在纸上,这种纸也是特别的纸,区别于我们平时写字、画蜡等画用的白版纸或印挂历用的铜版纸等,它含有更多的纤维,由特殊材料制做而成,即宣纸。宣纸比油画布或其他的纸张都薄,手感柔软,质地细致。宣纸又分生宣和熟宣两种。吸水量很大,不容易掌握水分的纸被称为生宣;吸水量相对少,也就是画在纸上的笔触不易干,水量多时不易吸收的纸,被称为熟宣。生宣纸因它的吸水量大而常用于写意画,吸水量小的熟宣纸则常用来画细致入微的工笔画。 刚才还谈到中国画和画西在材料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画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水和墨,再有就是经过特别加工的中国画颜料。墨在中国画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墨经过不同水量的调和,本身就能出现多种变化;再经过绘画制作中笔锋的灵活运转,就形成了无数种丰富多彩的变化,这也是中国画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墨经过水的调合,能演变出不同感觉的墨色,构成画面的整体色调,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就中国的颜料来说,也包括两种质地,一种是矿物质颜料(这种颜料放在水中片刻后有沉淀),另一种是植物质颜料(无沉淀)。中国画的颜料在绘画中起附助性的作用,因而颜色轻淡,即使是工笔重彩画,也在有墨线定形的基础上再进行渲染着色,这更说明墨本身的重要性。正因为水和墨这样的材料在画中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因而中国画也常常被称做水墨画。 中国画为什么要装裱装裱字画简称裱画。如同我们人需要美丽的衣服一样,再好的中国画也需装裱。 裱画包括对纸绢质地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托裱、装璜,旧书画的去污、揭补等等。过去有人称这些工作为“装褫”“装潢”,或“裱褙”“装池”,也有称之为“装褙裱轴”的。虽然这些说法不一,但含义都是一样的。装裱新的字画,在作品的四周镶上边框,在背面裱上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张挂,以适应人们观赏的要求。装裱旧画,需要我们采用传统的裱画技术,给画以修补装璜,使它能长期保存,这是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贡献。 裱画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手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的书画装裱大致可分挂轴、手卷、册页等三大类。裱画的三大品式,是根据画心的大小、形状、裱后的用途等方面决定的。新书画不论裱成何种形式,其装裱过程都可分为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其中对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裱画工艺中最为重要的工序。旧书画的修复过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将旧画心从原件上揭下,洗除污霉,修补破洞,全色接笔。尔后的工作则与装裱新书画基本相同了。 中国画的装裱就如同“马配鞍子”一样,能使画表现出更好的效果。经过装裱的中国画平整、干净,增添了特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 中国画为什么有工笔画和写意画之分中国画有工笔画和写意画之分,西画当中也有,但不这样称呼就是了。 比如绘画中的写生,无论画中国画也好,还是画西画也好,都是必练的基本功。它包括工整、细致的白描和素描,也包括简练扼要的速写和默写。画白描和素描,更有充裕的时间,描写对象一般是短时间变化不大的东西,比如花鸟画中的植物。而“速写”的特点就是快,要求画画的人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捕捉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有些物象的动态转瞬即逝,根本无法当场对照下笔,这就要求画画的人不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相当好的记忆力,在实物消逝以后,能凭留在脑中的印象,将它默画出来。 写意画与工笔画分别与写生中的“对照画物慢慢描绘”和“迅速刻画”有相似之处,但不尽相同。写生主要表现的是事物原有的形象,而无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创作性”。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借绘画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表达情怀,绘画成了他们抒发情感的手段。因此,他们不再以表现和描绘自然界的景物为主,脱离了原有的绘画方式,逐渐演变出另一种抒情性较强的画,即写意画。工笔画强调勾染,画风工整严谨,色彩浓艳,先勾后染,宣于装饰性。写意画则要求高度概括,笔墨精练,造型夸张,色彩浓重,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现在,我们经常运用的是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画法,即“兼工带写”,也叫做“半工半写”。比如齐白石的花鸟画,在大笔触抒情后,再用小笔细致地画一些小昆虫,在大笔中添些小点缀,不致使画面过于“工笔”而呆板,也不会因太“写意”而粗糙。 为什么美术家会分为多种流派美术家们创作美术作品的工作同工厂里的机器产生是不同的。机器产生出来的产品要求形状、结构、尺寸绝对一样和精确。美术家们创作出的作品绝不能都是一个模样,千篇一律,而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由于许多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地域、环境不同,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思想倾向、创作技法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当然,某些艺术家因为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作品的风格相似,技法上的特色相近,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个群体。另一种情况,是某个美术家个人的艺术风格受到喜爱,之后出现追随他的风格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也会形成某一种群体。人们把这些群体称为“某某流派”。那么流派的命名自然是以这个流派所处的时代,地区、风格、技法特点等作为根据了。 例如,我国古代绘画很多是以时代来划分和名为流派的,像“南宋四大家”“清初六大家”等。西方绘画很多也是按时代划分的,如“希腊古典艺术分期”“中世纪*教艺术”“文艺复兴绘画”“古风时代的艺术”等。生活在同一地区,或艺术创作活动在同一地域而形成相似风格的美术家们,多以该地区的名称来命名流派。如我国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现代的“岭南派”等,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等。最能体现流派艺术特色的名称,是以美术作品的风格、形式或表现技法等特点来命名的,这在西方现代派绘画中最为典型。有些艺术家把作品拿到社会上后受到攻击、批评,就用攻击者的词语来自称流派,如“印象派”“野兽派”等。有些是几个艺术家有着相同的审美情趣,相同的主张,就把他们的主张提出来形成某个流派,如“照相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我国的水墨画也有很多是根据技法或画风来形成各种流派的,如“写意派”“没骨派”“勾勒派”等等。 由此可见,美术家们并不是称人们“分”为这派、那派的。多种艺术流派的形成,有其深刻而独特的社会原因。 画画时为什么要少用橡皮橡皮是用来擦铅笔印的。为什么画画时要少用橡皮呢?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一下画画中出现的两种现象。 现象之一:一个同学在那里画画,画了一笔,觉得不像,擦掉了重画。又画,又擦,这样,一张画,反反复复不知擦了多少遍,最后也不见得能画好。擦了半天,结果把自信心给“擦” 掉了,兴趣给“擦”没了。 “擦”没了的东西还有一条,就是画画中很重要的观察与记忆的方法。本来,画画首先要用眼睛去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在脑子里。有了眼睛的观察,脑子的记忆与消化,才能动手画下来,而动笔画画的准确性是在反复练习与纠正中逐渐得来的。老爱用橡皮的同学只是用眼睛浅浅地观察一下,用脑子粗粗地记忆一下,就动笔去画了。他们觉得,画不好,记不清没关系,反正可以擦,擦了再画。 现象之二:丧失自信心之后,可能橡皮用得少了,但你看他的画面———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轮廓线全都被小碎道儿给占据了。即使最简单的笔道,也是用又短又碎的线在那里捞个不停,好像不会画整线。这样画,观察、记忆能同样受到影响,自信心仍然上不来。 解决这一问题其实也不难。同学们知道,不管画什么物体,形准与不准都是相对的,并且有一个过程。最主要的,是观察、记忆、动手能力协调得好不好,练得多不多,动脑子分析得够不够。特别是画速写,一笔画坏了怕什么?留在那里还可以比较对错。画多了,下笔自然就越来越难了。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分析比较对错上,放在寻找分析、观察、记忆的缺陷上,你会越画越好,自信心会越画越强。其实,好多*画速写,也常出现画得不准而复笔重画的现象。同学们为什么要胆小呢? 当然,并不是画所有的画都不用橡皮。比如,素描不必须用橡皮,但还是少用为好。但画速写是要绝对禁止使用橡皮的。另外,不管画什么画,用线都要流畅,不能碎,这也是必须做到的。 为什么说单纯学习技法并不能真正学好美术当你欣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被感染,或轻松,或沉重,或置身于汹涌波涛之中,或立于茂林修竹之畔。 东晋画家顾恺之有一个很著名的论点:“传神写照”“迁想妙得”。在他画的《洛神赋》里,我们不是可以体会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鞭蓉出绿波”的文采与浪漫吗?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 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画面上展示着永恒的微笑,神秘而又灿然,被历代学得称为千古之迹。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若森十世》,却使人很难记忆那两道寒光*人、狡诈阴险的眼光。 当我们沉醉于古今中外的美术佳作之中的时候,有谁只停留在欣赏它们的技法上了呢?哪一件好的作品,不是意境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呢?哪一件好的作品,其内涵不包括了作者的思想、气质、学识,修养和他们对绘画语言的探寻与追求呢?所以说,仅仅学习美术的技法,无法使你对美术的理解与追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另外,要想真正学好美术,还需要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否则,理解绘画中的比例、结构、解剖、透视、色彩以及绘画工具的性能,就难以办到了。很难想象,一个其他学科都很差的学生能学好美术。 总之,有志于学习美术的少年儿童,一定要记住:单纯学习美术技巧是不能真正把美术学好的,只有在与其他科互为促进的基础上,才能使你的美术学习插上坚硬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