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锋作品《火车》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5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1:30
《火车》读后感
一般来说,我是不大喜欢看本格派类型的推理小说的。因此像《火车》这样的作品就特别对我的胃口,因为它可以算是所谓“派查型”的推理小说,就意义而言或许又有些社会派的意味。《火车》里并没有故布疑阵的完美谋杀,没有机关精密的密室推理,也没有通过视角*与控制信息而产生的叙述性诡计。它的亮点并不在于侦探个人性格或是智力过人之处的塑造(事实上小说中代表“侦探”角色的主角本间俊介并不是一个一眼看上去就特别出彩的人物,他只是一个中年丧妻,同时因负伤而停职在家的普通刑警)或是犯罪过程,不可能杀人谜团,密码等等推理小说“说透了就没意思了”的常见要素,可以说这是一部即使被剧透也无所谓的小说:小说故事的基本线索十分简单,主角(本间俊介)的侄子的未婚妻关根彰子突然失踪,于是其侄子拜托主角帮忙寻找,接下来主角发现其侄子失踪的未婚妻并不是真正的关根彰子,而是冒用了真正关根彰子户籍的另一个女人,在进一步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地浮现出一段悲苦的故事(或者也可以说是两段,因为整个故事的调查不仅涉及“关根彰子”,也涉及到冒用关根彰子身份的新城乔子,在不断深入调查还原*的过程中,于某个点上两人的人生轨迹达到了重合)。这不过是小说的骨架,即使知道了这点,也并不会降低还未读过作品的读者的乐趣--这部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在这骨架上生出的血肉----人物细微心理的刻画以及作者人物所处的境况与整个社会氛围的把握,异乡感,渴望寻找归宿,消费主义,追求幸福的错觉,只是想要寻求幸福却反而陷入困顿,都是小说中试图讨论的主题。另外,既然是“派查型”的小说,小说当然涉及形形**的人物和对话,其中都会牵扯到与作品主题或案情进展的闪光之处,这只能通过阅读去体会细节中的意味,而很难靠泛泛的描画情节中出现了什么角色角色做了什么就一一剧透,于是重点其实就变成调查的过程,而最终结果的指向则在相当前面的部分就可以看的十分清楚,因而阅读的乐趣更多的在于*的逐步浮现与每一个阶段性结论的达成。
标题中的《火车》指的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交通工具意义上的“火车”,而是佛教传说中载着恶人前往地狱的火焰之车,在文中似乎又特别有“命运之车”的内涵,出处是文中本间与井坂的对话,井坂在聊个人破产的话题时,突然想到的诗句:“火车今日过我门,哀怜欲往何处去”。随后评论冒用关根彰子户籍的行为“……迎面始来的火车…说不定是命运之车。关根彰子想要下车,她已经下过一次车了。但是现在想要顶替她的女子,不知这情形,却想要叫住火车”“她在哪里?本间对着远方的黑夜,心中问着,她在哪里?”“还有,她是谁?”这里暗伏着新城乔子的命运(青少年时期被不合理的信用债务制度*到家庭离散,成年后原以为靠结婚就能找到归宿,却给讨债公司按户籍纪录追上门而不得不离婚,最后到打算放弃自己原来身份谋图冒用他人户籍)犹如是被火车追逐一般,明明只是想要幸福,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在黑夜里奔逃,连停歇的机会都没有,迷失而无处容身,充满了不言而喻的孤独感与无力感。刚读完小说的时候,会对小说以《火车》为标题感到有些奇怪,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很贴切的,因为不论是新城乔子,还是小说中其他不幸的人们,多半都是因为某些原因,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罪人”,陷入这种想要解脱,却始终“被火车追逐”,无法回头,向前探寻亦无法脱身的死循环。
作为一部以重视细节以书写世情冷暖取胜的小说,对于一些过分纠结于“案件主线”的读者而言,或许会感到不“痛快”。我记得在看宫部美雪《模仿犯》的评论时,就看到有人给出了“有点啰嗦”或者是“有些唠叨”之类的评论,应该说,这很可能也是《火车》这部作品的特点,小说中常常会涉及一些看上去和案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关联的人物对话或是对人物某种心理状态的评论,我并不认为这些对话是没有必要的,这些对话使得读者的思维不过分纠结于事件某种平面化的,层次单一的所谓“*”(如“凶手是谁”,“动机如何”,“犯案手法如何”),而力图以多个角度去逐渐*近事件,用一种活化的“人情风物”的视角去观察,描绘人物的不同侧面,反倒能让人物的性格更**,更鲜明。也更能让人明白角色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人物的命运也就不会单纯是“一段陈述”,而是“一个故事”。其次,那些看似与“事件*”本质没有直接关系的对话,其实也是暗含小说主题的注脚——即人们追求幸福,但实际追求的不过是幸福的“错觉”。小说中的人们多次以不同方式发出“我只是想要变得幸福而已”呼声,渴望摆脱原先的边缘化命运,但所作的努力无非是一种无意义的挣扎(如同书中人物富美惠所提及的关于“蛇褪皮”的比喻,蛇一次又一次褪皮,是因为相信有一天能生出脚来,总是期待“就是这一次了,就是这一次了”但这是不可能的,甚至还可能遭遇一些人欺骗:“于是聪明的蛇就卖给这些蛇可以照出自己有脚的镜子。于是有些蛇就是借钱也想买到那种镜子。”),甚至能将自己推向更不幸的命运。同时,这些看似无关的细节又使全书始终保持着一种清冷黯淡的氛围。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里仅举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一是关根彰子的母亲一生不顺,想要自杀却又缺乏勇气,因此一次又一次故意在醉酒后沿着公寓外围陡峭的楼梯回家,希望有一天能失足摔死,酒馆里的每个人都会说“小心呐”,却从没有人伸出手帮助过她。另外一件是原为“粉领族”(实际上做的只是一般事务,薪金不高,还有吃年龄饭的成分)的郁美离职后,突然有一天接到并不算熟的女同事的电话,对方自顾自地谈了许多公司的八卦以及员工旅行之类的内容,最后问到郁美的境况,当对方知道郁美已结婚并且有了孩子,开始沉默,“说话有一搭没一搭的,最后很唐突地把电话挂了”“我想,大概是找不如她的同伴…因为很寂寞的关系吧…觉得自己一个人有种跌到谷底的感觉。可能是以为不是因为结婚、留学而辞职回乡下的我,至少比不上她在东京的生活奢华有趣,一定过的比她惨吧,于是打电话过来。”正是许多这样的细节,现代生活中的城市人——尤其是某些边缘人晦暗落寞的的处境,一下子便浮现在眼前。
《火车》的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但是由于我笔力有限,难以一一展开说明(==烂尾)。最后就再写一点个人的感想:《火车》虽然算是一部社会派的小说(第十一章关于信用经济的分析十分精彩),但是总的而言,还是只是试图安静地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关于追寻,似乎也有关命运的故事(不管是作为“侦探”的主角,还是作为逃难者的乔子,都在各自层面上保持着“追寻”的状态,而且小说中无可奈何的宿命色彩很浓重),说故事的意味远多于揭露批判揭露社会弊端的意味。小说的最后,关根彰子早已被冒用其身份的乔子杀死,本间与协助调查的阿宝借他人约出乔子慢慢*近的半开放结尾(小说中乔子唯一一次正面现身),正如一篇书评标题,很给人“默默绝望”的感觉。是的,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里,不论是对读者还是书中的人物而言,挖掘*只是一个默默走向绝望终局的过程,那娓娓道来的语调,分明是要人用最为安静的姿态去面对人性的疯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1:30
我会 --- 看我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