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人教版的)最好附带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5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2:29
临沂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宋楚榆率团首站拜祭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是
A.文字的发明者 B.曾打败了炎帝 C.制造出指南车 D.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极大的推动了物质文明发展。据此回答5—7题。
5.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6.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孟子 B.司马迁 C.孔子 D.屈原
8.有谚语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了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你知道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何时吗?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西周
9.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0.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唯物史观认为:虽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11—15题。
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2.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1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4.京剧多用脸谱刻画人物形象,如红脸的关公,蓝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其中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家、军事家、诗人。下列事件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三顾茅庐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魏国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5.一位同学参加*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是谁?”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贾思勰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羲之
16.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17.2010年5月17日至19日,新疆工作会议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18.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9.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20.某校七年级二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主持人说:“他是东晋人,创造出一种新颖秀丽的书法,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颜真卿 B.王羲之 C.黄庭坚 D.董其昌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秦朝统一后,*王绾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被他活埋。
请回答:
(1)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5分)
①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大臣们持不同意见。 ( )
②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 )
③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
④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 )
⑤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 ( )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2)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2分)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1分)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评价的?(2分)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价“秦皇”?(2分)
(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2分)
(4)“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秦朝的*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8分)
(3)江南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分)
(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4分)
2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哪些具体改革措施?
(3)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魏主”改革的措施还有哪些?(8分)
(4)请说出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2分)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2分)
(5)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几种?(4分)
临沂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DBCADCD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ABCABCC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
21.(20分)
(1)①√;②√;③×;④√;⑤×。(5分)
(2)秦始皇(嬴政)。(2分);不一样(1分)李白的情感是褒扬(或答从正面),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或答从反面)。(2分)一分为二的方法(或正反两方面、或辨证的方法)。(2分)
(3)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分)
(4)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或答:秦统一六国)。(2分)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等等。(只要答出任意4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
22.(18分)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3分)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8分)
(3)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分)
(4)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4分,每要点2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3.(22分)
(1)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只答少数民族内迁也可)(2分)
(2)北魏孝文帝;改汉姓,说汉语。(也可用课本原话回答,每要点2分,共4分)
(3)穿汉服;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国。(也可用课本原话回答,每要点2分,共8分)
(4)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5)民族迁徙(或答:民族迁移也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间通婚等。(每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4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2:30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2: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对子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参*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有: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2:31
2010~2011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范围:七年级上全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右图是某同学仿制的中国原始居民房屋模型,曾在这种房屋中居住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3.下列国王的事迹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①桀②汤③纣④周武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右图是“殷墟宫殿复原图”。商朝时最早把都城迁到此处的人是
A.汤
B.盘庚
C.纣
D.桀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7.小明同学这样描述秦国的一位郡守:他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他使岷江没有了水患。你认为他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A.大禹 B.汤
C.秦始皇 D.李冰
8.汉字源远流长,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下列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9.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高高在上自称朕,地方推行郡县制,车同轨来书同文,焚书坑儒搞*。”这一顺口溜反映了统治者实行的*。这位统治者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高祖
11.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右图中反映的*首创精神。右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2.“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A. 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13.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向汉武帝提出上述建议的人是
A.董仲舒 B.卫青 C.主父偃 D.霍去病
14.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15.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16.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A. 西周的灭亡 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
17.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8.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华佗──麻沸散 B.李冰──都江堰
C.郦道元──《齐民要术》 D.小篆──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
19.“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水经注》中对三峡的描述,它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张衡 C.张仲景 D.贾思勰
20.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江南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④北方人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20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8分,共6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否则扣分。
21.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管是民族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把和平共处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某同学准备策划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完成。(18分)
(1) 爱好和平,反对战争。(6分)
(2)昭君出塞,三世无犬吠之警。
请回答: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昭君出塞是因为当时谁向西汉王朝请求和亲?昭君出塞这件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6分)
(3)张骞通西域
①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 、 以西,今天的新疆地区及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2分)
②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哪一行政机构总管西域事务?(2分)
③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2分)
(4)历史启示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我们应该赞成哪种交往方式?(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交战的双方分别是谁?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6分)
(3)为什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于少?(8分)
2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16分)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8分)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4.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相对自由,清谈之风盛行,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色彩,涌现出许多有个性、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谁?(2分)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4分)
(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2分)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C 6.B 7.D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B 15.B 16.C 17.D 18.C 19.A 20.D
二、非选择题
21.(1)兼爱,非攻;(2分)孟子;(2分)孙武。(2分)
(2)汉元帝,(2分)呼韩邪,(2分)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
(3)①玉门关、阳关。(2分)②西域都护。(2分)③长安,欧洲。(2分)(4)和平交往(或平等交往)。(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本答案的表述,2分)
22.(1)南下统一全国。(2分)
(2)赤壁之战,(2分)孙刘联军和曹操的军队,(2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分)
(3)战术不得当;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许多官兵生病;曹操骄傲轻敌;南方军民的誓死抵抗等。(只要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共8分)
23.(1)A:秦孝公;(2分)B:商鞅;(2分)商鞅变法;(2分)封建制度。(2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迁都洛阳、讲汉话、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用汉制、学汉礼、尊崇孔子等。(回答两点即可,2分)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3)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变法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法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1)祖冲之。(2分)
(2)《齐民要术》,(2分)贾思勰。(2分)
(3)《兰亭序》,(1分)王羲之。(1分)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