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21:40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都看过这样一个场景:热辣辣的太阳直晒着,一个死刑犯跪在断头台前,两个刀斧手一左一右站立,不停擦汗,监斩官稳坐不动直流汗,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指手画脚。不错,这就是死刑犯行刑的场景。小编总认为,刀斧手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岂不快哉,何苦在毒辣辣的太阳下等待。其实,他们在等行刑时间,也就是“午时三刻”,
那么,古代砍头为什么非要等到午时三刻呢?刽子手、监斩官不怕热吗?
古代的计时方法是这样的,古代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小时和分钟,但古代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三刻”大致就是现在人说的11点45分钟。
古代朝廷为了便于统治,一般的刑罚也分的很细,有杖刑、鞭刑、发配充军等等,只有重大犯罪的人才实行砍头死刑,而“午时三刻”也只是适用于砍头这样的死刑犯,并且一般是在午门午时三刻砍头,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因为古人非常迷信,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魂,而鬼魂最怕阳气,而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盛阳之气也是鬼魂最害怕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砍头行刑的话,则可以借助最盛的阳气,让那些被砍头的罪犯“魂飞魄散”,让他们连鬼都做不了。因为一般被判死刑的人,基本上都是罪大恶极之人。所以,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二是古人讲究因果报应,处斩一事是一件阴事,损阴德的事。他们认为监斩官和刀斧手作为行刑之人,把犯人砍死了,犯人的鬼魂会缠着自己、报复自己,而午时三刻是阳间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行刑,可以冲掉阴气,起到驱邪避邪的作用。
三是“午时三刻”是一天的正晌午头,也是人最疲惫的时候,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睡午觉的原因。在一个人精力最为衰微的时候行刑,可以减少犯人的痛苦,从而体现出朝廷的仁慈和*关怀。
四是午时三刻也是人们一天劳动中的休息时间,在这个时间行刑,更容易吸引老百姓围观,起到杀鸡骇猴、惩一儆百的作用,更便于朝廷的统治和管理。
五是古人认为午时三刻是上天各路神仙当值的时候,古代的皇帝是天子,颁发圣旨时总是说“奉天承运”,选择午时三刻行刑,寓意是顺应天意,斩杀此人,体现出统治阶级的合法合理性。
同时,在古代还有“秋后问斩”的情况,为什么杀人一定要等到秋天呢?
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认识自热的水平有限。并且古人非常注重天道轮回,顺应天意,认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而任何事物在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季后都能重新迸发出生机。所以在这个时候处理犯人也是最好的时机了,也是顺应上天的。
“秋后问斩”这个习惯的产生,与一个历史的传统有关。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最早开始有关于“秋冬行刑”的记载,而在《礼记月令》中也曾经说道:“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在那个时代,人们解释不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于是便想象出了造物者神的存在。人们认为,神是主宰一切的,灾害和祥瑞都是谁上天赐予的,人不可以违背上天的意愿,刑罚也是如此。他们认为,秋天是万物开始凋零的时候,也是生命走向终点的时候,因此比较适合处斩。
所以,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最佳的震慑效果,一般处理死刑犯时,都要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愚昧的刽子手和监斩官为了不沾因果,宁可忍着太阳毒辣的直晒,也要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21:40
因为古人很迷信,他们认为一天之中的午时三刻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无论什么鬼魂都不会在此刻出来害人,所以在这个时候刽子手杀人是最安全的,也不会被犯人的鬼魂所伤。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21:41
刽子手斩首犯人,等到午时三刻,是因为当时大中午,犯人比较困,痛苦比较少。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21:42
因为那时候的太阳最大,迷信的古人认为这个时候没有鬼魂敢出来作怪,因此选择这个时候斩杀犯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21:42
因为古代人比较迷信,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强的时刻。所以会选择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