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灵的冲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2 22: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8:35
上周五有幸到郑州参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的培训,特别感谢这个意外的学习机会,这对我真的是最好的福利。
这次培训共十个专家进行了课堂实操和专题汇报,让我触动颇深,孤陋寡闻地说,他们是我教语文以来,讲课水平最高的老师,简直是一次心灵的冲击。
与主编的一次对话
我们每天都在拿课本授课,但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我们并不能准确把握。这一次,第一个与我们交流的就是部编版主编——崔峦先生,崔峦先生已经76岁,可是依然奋斗在教研一线,他对学问追求的精神和对我们期待,我深深刻在心里。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第一原则。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除了教育学生知识之外,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一个忠于祖国,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要把读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一个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牵连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很多有用之才,学历不高,但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大量的阅读。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加强书法教育。在高考中,卷面整洁,书写漂亮可以加分。每天要保证有十分钟的练字时间。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急于求成,疏于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如果我们从一个笔画开始,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孩子一定会写得一手好字。。
加强朗读的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一目标是逐渐落实的,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理解力自然会提高。
提高阅读速度。《快乐读书吧》编排的目的是提倡学生读整本书,学生只有提高读书速度,才能应付如今的高考。
习作教学,不仅包括作中指导,更包括作前的观察、访问和作后的修改、评讲。
小学阶段,我们要教育孩子读好四种书:教科书、整本书、综合实践活动、儿童的语文生活。
我们可以不做名师,但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明师,遵循教学规律,明明白白教学。
古诗词——文化的传承
本次有四个老师进行了古诗词教学,分别是白皛老师的《塞下曲》,戴建荣老师的《池上》,赵志祥老师的《自相矛盾》,盛新凤老师的《古诗三首》,他们四人风格各异,但都很注重读和文化的传承,而且每个老师都特别会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贴合学情,发现学生哪里不会,有效点拨。他们并没有翻译诗歌,而是让学生在反复吟诵或朗读中,体会诗歌含义,得到力量。
白皛老师年轻帅气,像一个主持人,又像一个学者,课堂上放得开,风趣幽默,将一个《塞下曲》引申到古来将士,文人*客都想要保家卫国的情怀,激发了学生爱国的情怀。在诗词中,看到光明,得到力量。
戴建荣老师,一个活力十足的上海老师,课堂上载歌载舞,在诵读中明白了《池上》和《小池》感情的区别。拓展了大量“池子”的文化,让学生明白了池子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他的课例解读,我们明白了不同的诗词,因为感情的不同,朗读起来是不一样的节奏。
盛新凤老师的雅读策略没有吟诵,让古诗词教学更容易操作。她借助资料,让学生明白石灰的烧制过程,更容易理解石灰的精神。她借助《中国诗词大会》的解读,让学生明白诗词创作的背景。同时,她借助诗画,让学生了解了郑板桥的“竹”。同时,她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在学习古诗词时,渗透本单元的导语,其余课文,语文园地等内容。同时,她巧妙比读,两首诗歌一起比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不同。
最让我大为赞叹的是赵志祥老师的《自相矛盾》。他仿佛一个超凡脱俗的仙人,整节课行云流水。他整节课都将自相矛盾这种哲理贯穿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决定讲课的进度。他用了:读准确,有重点读、去标点读、繁体字读、甲骨文读、和台下老师赛读、河南话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他在翻译这一环节,根据注释,迅速一带而过。
接着,对文言文进行了改写,理清了文章的逻辑。让学生明白了作者韩非子,并且明白了什么是法家,区分了韩子。
在拓展延伸方面,他从《西游记》中人物的矛盾关系,《三国演义》中的矛盾关系,再到生活里的矛盾,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都是矛盾。并让学生辩证矛盾究竟是好还是坏。在学生明白矛盾的好坏后,又延伸到老子的《有无相生》。同时读了《堂吉诃德》中的小故事,不但对国外文学进行了了解,还与本课做对比,让学生发现文言文短小精悍的美,无形中进行了一次爱国教育。最后出示《自相矛盾》全文,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了历史。推荐《韩非子》和《韩非子寓言故事赏析》两本书,让学生想该如何化解两本书难和易的矛盾,。并带着问题下课,相信这个研究性的种子一定会种在孩子心里。
这节课的信息量大,不仅讲解了语文的知识,,更是渗透了哲学,外国文学,法学,历史,生活常识,研究讨论,爱国教育等知识。
老师们的博学多才,智慧教学让我深深佩服!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知识储量都这么多,我们的国家该多么强大!
现代文——在追问中产生思辨
本次讲授的现代文有魏星老师的《手指》,何捷老师的《刷子李》,虞大明老师的《母鸡》。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特别幽默,课堂以一个主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在不断的追问中生成新的知识。
魏星老师一堂课任务只有两个,但是讲得透彻,他从中指入手,让学生找哪些词句让学生产生了幽默感。引导学生思考,举一反三,找到其他段落幽默的词句。接着联想到生活里像五个手指一样的人。他的大任务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一课一得,扎实有效。
何捷老师是最让我佩服的一个人。以前在网上买过他的书,但是并没有深入读他的书。这一次听课才发现他的课比书更精彩。课堂伊始,他就问孩子们“刷子李”是什么人?并且要求学生不重复他人答案,学会倾听。并在学生的回答中随机解释词语,在做动作和举例子,以及不断的追问中,学生正确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同时,告诉学生不会的时候可以翻书,倾听时养成谁讲话看谁的习惯。
第二个问题是:“高超体现在哪里?”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对比发现如何形容老师技艺高超。并在不断的追问中,在学生捧腹大笑中,发现该如何描述一个人技艺高超。
第三个问题:文中如何进行直接描写?老师并没有出示很多幻灯片,而是在一张幻灯片上出示整个段落。学生说到哪里,老师就点拨到哪里。侧重朗读指导,在做动作和调整语速的朗读中轻松理解文章。
同时,在教学中,他不断回顾目标。发现本课的目标是:如何进行任务的描写?除了刚刚掌握的直接描写外,还有他人的评价。于是引出文中最后一段,问学生这是好评还是差评?全班对答案不对的同学展开了一场辩论,并进行演一演的活动,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学到了知识,总结了全文。
最后,何捷老师回到本课体裁,让学生明白“虚构”这一写作手法,理解文章是如何虚构的,我们以后又该如何虚构。由课文延伸到传奇故事,信息量非常大。
习课堂——时间的最大化利用
这一次,最引起争议的课堂莫过于管建刚老师的习课堂了。整节课,老师基本上没有讲,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单,一个又一个闹钟,以及一个又一个口令。
这样的课堂,引起了很多争议。但是他的理念还是有很多正确的地方。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大讲特讲,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学生作业多,效率低。
我们确实应该反思在课堂上我们是否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上珍惜时间,提高效率。有几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的学生的作业都是在我的眼皮底下完成的。”“字迹好,速度快的孩子都是优生;字迹差,速度慢的孩子都是差生。”“要训练速度,同伴的催促,远比老师的催促有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从使用零碎时间开始的。”
习课堂,有他合理的地方。我们要辨证地对待,根据课堂的情况,合理利用。让学生考试成绩好一点,回家作业少一点。
小结
培训已经结束,看到了别人的精彩,该如何改变自己?还是多读书,多思考。开阔自己的视野,与高人对话。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做一个智慧的老师,思辨的老师,有幽默感的老师,会鼓励孩子的老师,会朗读,会书法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