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事雅谈』曹操之“魏都多美人,建安多才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2 07: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8:16
1】
许昌,因为是曹操住过的地方,就成了我所向往的地方。机缘巧合,2000年时我竟落户于许昌。
刚来许昌的时候,我是大失所望的,在这里我并没有看到英雄气概,也没有嗅到人文气息。那时我所见的,最强烈的视觉印象是一马平川、尘土飞扬。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不知曹操这首《观沧海》是站在哪个海边写的,显然不是许昌。因为那时我并没寻到许昌有海,更没有山岛,有的只是像大海一样广袤的麦田,还有会随风涌动的麦浪。
与俊秀的江南相比,那时的许昌是粗犷的,粗犷的像个马夫。不由心中就会想象,成群的壮汉束着长发在马背上驰骋飞扬;接着又想到魏蜀吴三邦,兵刀相见,呼啸斗打;接着又会想到曹操在大殿亲切喧喊“哎啊!原来是玄德公来访,快快有请!快快有请……”,接着便又是一阵谈笑风雅。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选自曹操的《神龟虽寿》,这首诗不仅显露了曹操的远大志向,也显露了曹操的文采斐然,由他引领的“建安文学”就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片星光灿烂。
不论是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神龟虽寿》,还是曹植的《白马篇》《飞龙篇》《七步诗》《洛神赋》《七哀诗》,还是曹丕的《燕歌行》都是人们至今还很喜欢的文学佳创。“建安七子”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玚、孔融、阮瑀这七位才子,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佳作。此外,才华横溢的蔡文姬,文美词丽的繁钦,也都是建安文学的闪亮星光。
在文学成就上,建安时期被后人评价最高的是曹植,其散文笔力丰润、意象磅礴、出神入化,其诗早期以气势雄健、浪漫绮丽见长,后期诗则多有雅怨幽思、蕴藉质朴之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就是曹植后期所著。
当上魏王的曹丕虽热爱文学、擅长诗赋,然心胸狭隘,容不下弟弟曹植文学造诣在自己之上,因此便有了《七步诗》的历史故事,由此曹丕便折损了当时很多人的拥戴。曹丕也因此遭后世永远的差评和诟病。
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些气韵沉雄的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情蕴深厚、诚挚感人,表现了曹操心怀天下、诚盼英才的浓烈情感。
曹操平身有两大嗜好,第一大嗜好是爱才,爱天下英才,不论文才武才曹操都爱之若渴。淝水之战之前,陈琳(建安七子之一)为袁绍起兵讨伐曹操做了一篇《讨贼檄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骂曹操是乱臣贼子,说曹操是奸诈无耻之徒。曹操看了此文,虽被气得眼爆经青,但还是夸陈琳天下奇才。后袁绍兵败,曹操非但没有杀陈琳,还恭请陈琳做了自己账下文臣。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文才者得拥戴。文才者,虽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虽难免有针砭时弊之厌,但文才者所作一些好文章亦如千军万马,能折服群雄,能定国安邦。而更多的好文章又犹如粮草果蔬、柔风暖阳,能慰藉悲苦,能风雅世俗,能陶冶人心。曹操爱惜文才,自然有其*目的,因为爱惜文才,才有杰出文才为己所用,才能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实力。
曹操爱才,并非天生虚怀若谷、毫无计较之心。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也变得骄狂自大起来,以为自己大业已成、天下无敌,便有了轻视文臣武将之态,并有不听忠言、乱杀无辜之举,因此才促成了刘备、孙权的崛起。这一短时犯下的错误,致使曹操终身也未能完成统一南北的大业。不过,曹操是个知错就会纠错的人,赤壁大败之后,曹操又礼贤下士、博采众议,为下一步作最好的谋划,之后才保存并壮大了曹魏的实力。
曹操的第二大嗜好是好色,且色胆包天,喜欢睡别人的女人。从张绣的婶娘到秦宜禄之妻再到袁绍之妾,再到许多人家的妻、妾、女人,曹操乐此不疲也因此折损。曹操因为睡了张绣的婶娘致使张绣起兵反叛且名正言顺,这次曹操不仅损失了自己最得意的爱将典韦,还葬送了自己的长子曹昂,还有侄子曹安民。后来曹操好夺人之美妇就成了当世的话柄。赤壁之战前夕,就有传言曹操是因垂涎东吴的美妇大乔、小乔而要攻打东吴,此话一传出,大震东吴将士抗曹之决心。后就有了孙刘联盟、周郎妙计、曹军大败。曹操这次还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
人之好色,是天生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也传承了曹操的好色品行,年少之时,趁袁军溃败,便捷足先登抢占了曹操极为垂涎的甄氏(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到曹操一去世,曹丕又迫不及待将曹操的一群美艳妻妾都纳入了自己的后宫。曹叡是曹操的孙子,他的好色与爷爷、父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曹叡后宫的美人多达数千人,他大修后宫殿宇,建造人工景点,与一班后妃、大臣经常歌舞升平、淫乱享乐。
从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到公元265年,短短的45年,曹魏更换了五位魏王,五位魏王不是年少夭折就是英年早逝,且从公元249年就被司马氏掌控实权。何故?其重要原因就是曹氏后继执政者不善爱才、不善用才、后宫紊乱,内部乱排挤,外部失人心,致使司马氏家族很快就有了可乘之机。当然,皇(王)权世袭不论汲取多少经验教训,都免不了王朝更迭,都免不了最终被民主制度所替代,因为“统帅之才”乃时事所造、历练所成,并非一个小家就有代代相传者。
4】
拿皇权思想去评论,曹操该被称为乱臣贼子;拿民主思想去评论,曹操又该称为能人志士。曹操一生称臣不称帝,却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既是顺应皇权又是蔑视皇权,可见其本人的思想也是挺复杂的。
曹操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可以说是枭雄也是英雄、是莽夫也是雅士,所以在世人眼里曹操就是挺可怕也是挺有趣、挺可爱的人。他最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是他的爱才,因为爱才,才会有擒拿赵子龙只能活捉不能放冷箭的惜才之举,才会有关羽下邳被擒、曹操拜将不成而送别的传世美谈,也才会有郭嘉、荀彧、程昱、典韦、许褚……这些当世英杰为他所用。
建安文学就是基于曹操爱才的执政氛围下形成的。曹操是个文学爱好者,不仅自己擅写诗赋文章,也积极鼓励孩子们去学写诗赋文章,且对当世的文艺青年也多有鼓励和爱护,所以才能形成以“三曹”为主帅、以“建安七子”为重要成员的“建安文学”现象。
5】
曹操爱才,不仅爱男才,也爱女才,他对才女蔡文姬的赏识和爱护就是流传千古的佳话。
蔡文姬,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曹操曾拜蔡邕为师,对蔡邕以恩师相称。蔡文姬是才女也是美女,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已失传,现存能见的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曹操大蔡文姬二十岁左右(有资料显示大22岁,但不确凿),两人相识于文姬少女时代,那时曹操已是有妻妾子女的成年大叔,曹操那时对文姬就颇为倾慕,只是自觉两不相配才暗藏于心。
蔡文姬16岁初嫁大学士卫仲道,两人共谈乐理、共习文章、十分恩爱,然不幸的是,婚后一年多卫仲道就因病去世。蔡文姬丧夫后回到娘家,回娘家没几年就遇父亲被斩,接着又遇匈奴入侵,文姬被掳成为南匈奴女俘。文姬成女俘后,因相貌出众、气质高雅被南匈奴左贤王选为妃子,后两人共生了两个孩子。蔡文姬被掳后的第十三年,曹操统一北方,此时曹操已是年过半百,文姬也是三十挂零,曹操得知文姬在南匈奴,就用重金将文姬赎回,后就有了文姬的第三次婚姻,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蔡文姬一生三嫁,关于她的第三次婚姻,后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说这次婚姻是曹操一手操办,因董祀才貌俱佳,也为笼络董祀,才将蔡文姬嫁于董祀。又有说这次婚姻是蔡文姬自主选择,因曹操妻妾众多,蔡文姬不愿跟一群女人争宠,于是趁机与董祀私结夫妻并有了身孕。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依据,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第二种说法更符合一个才女的个性。蔡文姬对曹操应该也是有过倾慕之情的,但倾慕并不足以使蔡文姬愿意以身相许。蔡文姬是个绝顶聪明的女人,当然分辨得出怎样的男人适合跟自己过一生。那个男人,不必是王侯将相,不必是英雄枭雄,而应是一个能独宠自己又有才情雅趣的人。那么,文艺青年董祀就是比较理想的人选了。不过史料记载更倾向第一种说法,认为曹操是出于对恩师蔡邕的一片深情,也是出于对才女蔡文姬的真心呵护,才为蔡邕之女蔡文姬选了一位才貌俱佳的夫婿。
历史已经无法详实再现,不论哪一种说法更令人信服,都既定了蔡文姬嫁给董祀这个毋庸置疑的明智婚姻。后就有了董祀犯下死罪、文姬赤足辩述、曹操心软释董的历史典故。之后,就有了董祀与蔡文姬定居山麓、共生儿女、琴瑟和鸣的余生幸福。
蔡文姬,一个文弱女子,生逢乱世,又连遭婚姻、家庭变故,却能从一次又一次的不幸与危难中生存下来并最终获得余生长足的幸福,其中原因与她的聪慧美丽有关,也跟曹操的关照爱惜有关。“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礼,止乎于心;正直保守,举止得当”,在曹操与蔡文姬的一生交集中,曹操虽有不甘与叹惋,但最终还是做成了有情、得当的君子,这使我们后人对曹操也更多了一份敬仰。
6】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这段文字节选于曹植的《洛神赋》,建安才子所作的最受后世追捧的散文便是曹植的这篇《洛神赋》了。才子写美人,美人之美,繁华琐碎,在曹植的笔端,美会令人不厌其繁,琐碎之中每丝每缕都是美之精粹。
魏都多美人,建安多才子!许昌早已不是魏都,建安时代也离我们久远,而许昌与曹操却成了不可分割的人文元素,以致人们一提到曹操就会想到许昌、一来到许昌就会想起曹操。新时代的许昌,为纪念曹操,在许昌市设立了魏都区和建安区,以便后人能永远记住“魏都、建安”四字。曹操当之无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家、文学家,值当人们这样去厚重纪念。
向往一座城,不一定是这座城里有你的青梅往事,只因这里有很多关于曹操的故事,你就会对这座城兴趣甚浓。 我就是因“兴趣甚浓”而来到了许昌,来许昌快十八年了,虽然起先有些失望和不大适应,而今却是越来越喜欢。
今日的许昌,新建的很多人文景观都与曹操有关。曹操的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便有了今日的许昌鹿鸣湖;曹操的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便有了今日的许昌北海;还有建安古街、曹丞相府、霸陵湖……这些景观无不都与曹操有关。
许昌,经过近十几年顺应时机、持之以恒的规划建设,已是 “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鸟瞰许昌,水系像碧玉一样贯穿南北,植被像绿茸一样遍布东西。置身许昌,水波粼粼,鸟语叽叽,花草似锦,树木成荫,楼阁矗立,桥栏逶迤,宛若一座江南新城。深吸一口气,空气清新,植香扑鼻,已全然不是往日的满鼻口灰尘。当然,许昌依然还是平壤广袤之地,走出市区,依然是麦田广袤、气韵粗犷,这便是他与江南不同且富有阳刚之气的地方。
当我们站立在平壤广袤的麦田放眼观望,骤然觉得天地有无限宽、世界有无限大,而曹操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策马奔腾、吟诗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