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七擒七纵孟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1 22:4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05:12
关于“七擒七纵”孟获的史实是不是真实的?
“七擒七纵”的最早由来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也有简要的记载。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及当时率军首领《三国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吕凯传》均没有直接记载。而北宋的《资治通鉴》则提到: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显然是采纳了《华阳国志》的记载。究竟是陈寿以后的史学家发现了新资料,弥补了《三国志》的不足,还是他们仅仅根据传说而记入史册的,有待史学家进一步深究。
1983年4月,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先生在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指出,诸葛亮哪有那样大的本事,把孟获当小孩一样随便放了又捉?已故著名滇史专家、西南历史地理专家、原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国瑜先生在《诸葛亮南征路线考记》一文中说,七擒七纵孟获之事不过是民间传说,载于志书者更多附会,不值辩论。方先生还在其所著《彝族史稿》一书中对此问题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证,认定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之说“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虚构的。”当代著名三国史研究专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谭良啸先生也在《诸葛亮“七擒孟获”质疑》一文中说,七擒一事,实近乎离奇,诸葛亮俘孟获不杀当是有的,但“七擒七纵”则令人难以置信。
“七擒七纵”时间上是否有可能?
黄承宗先生指出,关于”七擒孟获的地点,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覆盖是现在云南省内的广大地区。从当时交通情况看,是兵卒步行,辎重马匹驮运。
诸葛亮的南征开始于建兴三年春,平定完叛乱班师回成都是秋天。从成都出发,到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渡泸处,已经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点,更谈不上还要在七个地点都要打仗。
黄承宗认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加以渲染,使情节尤为离奇,怪诞不稽。而实际上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他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05:12
并没有任何正史、信史纪录七擒孟获的事情。
不过,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南征的事情,出师表和四川南部、云南的民风,也能佐证诸葛亮南征的事情。
汉晋春秋是最早写七擒七纵故事的史书,但是不被历史学家认可。据黎东方老先生说,似乎有四擒四纵的事情。不过,黎先生并未说明出处。
三国志的记载极为简单,但是裴松之的注解却引用了汉晋春秋七擒七纵的说法,并未加辩驳,可见,裴松之的观点,至少不否认这件事的存在。
所以,个人很赞同黎东方老先生的观点,七擒七纵的事情未必真有此事,也不能就否认这件事的存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05:13
不可能是真的
因为当时的蜀国有很严整的北患
说是三国鼎立
其实蜀国也就是占有益州
况且多次北罚已经使益州疲敝不堪
之所以蜀国能够存在
最大的因素就是庞大的人才集团
而要攻打云南则要抽大兵还要带走大量的军事人才
要知道魏国这是要是造次~那可是很令人郁闷的一件事
这时候可以说
诸葛亮的心思只有早日完成南疆战事而不可能拖拖拉拉的
毕竟立过一个王
或者把云南分成很多个方国得到的功效
不是更大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05:13
你说对了 有 而且地点还是在我们旁边的村子 地点就在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镇北罗久邑 曾经有个女朋友是那儿的!在那里看到个石碑 就是写诸葛亮七擒孟获 开始我还不信 但结果不能不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05:14
呃.肯定是没有的。
那只是小说而已。明朝的。
就像现在你不能以现在作家写的清朝或者更早的朝代的事情认为是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