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3 19:1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6
习得性无助属于共情剥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缺席会造成孩子的习得性无助,意思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解决,没有父母等亲密关系的支持和指引造成的。所以,要想克服习得性无助,首先要考虑归因。要尝试找到所有的解决办法,不要考虑容易不容易实行,把所有能想到的解决办法都找到、最后,分析每个方法的成本收益,然后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6
无助本应该是由于周遭的环境所迫,致使当事人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感觉。而当这样的无助成为常态,性质便会产生变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自身能力的缺乏,在困境中往往因为外界的帮助而被拯救,将无助当做了一种习惯。改善的方法也有很多,首要便是摒弃对他人援手的期待,逐渐接受无助到来,并且学会面对孤立无援的状态,找到内在独立的力量,无助便会悄然离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7
习得性无助应该是所有生物都会有的这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回应,有利也有弊。 主动克服对以前受挫对自己的影响,不断告诉习得性无助是一个致命性的缺陷千万不能犯这种错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否则也只能是想想呀。习得性无助太可怕呀,从局外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受。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7
我觉得最好用行为疗法,即让对方产生控制感,利用负强化基本思路,让他看到实施某种行为可以避免惩罚或减少负*量。但是,由于习得性无助可能导致抑郁症,因而又必须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提高他的参与性(合作任务、强迫性任务)。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8
引导正确归因,进行有效训练。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客观上存在着归因障碍,但只要通过一定形式的有效训练,就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归因困难,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