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终其一生都没称帝的所有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3 21:4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0 03:59
1、曹操的野心还不足以称帝。曹操曾经说过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作征西将军”,意思就是说,希望为国家讨伐乱臣贼子,建功立业,做一个建功立业的将军。但是这只是曹操早年的抱负罢了,但从这一点来看,曹操还是爱国的,可是随着中原平定,大片的江山落到了曹操手里,曹操毕露的野心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见一斑。
2、称帝的时机不成熟。毕竟当时汉献帝还在,如果曹操贸然称帝,刘,孙两家势必会以此制造事端,打破当时的格局,吃亏的只能是曹操。一心把北方治理好,才是当务之急。
3、曹操的心胸度量不足称帝,宋代文学家苏洵这样评价曹操:“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这种说法还是比较中肯的,虽然在时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曹操的心胸度量也是决定他能否做皇帝的重要因素。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扩展资料
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并且始终声称自己为汉臣,那么曹操真的对汉朝是如此忠诚吗,又或者说曹操的野心仅仅只是位极人臣罢了,还是说曹操是沽名钓誉之辈不愿意背负乱臣贼之的名号。
这些理由都不构成曹操一生不称帝的理由,如果曹操是一位忠心耿耿之人的话,不会在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传世名言了,证明曹操是一个自私的人,起码不是一位愚忠的人;
而曹操的野心更不用提了,曹操的野望想必比之日本战国时期“信张之野望”只多不少吧,而且诸侯割据的后期,称帝这件事也不单单是主公个人可以决定的了,所有追随征战天下的文武*都希望成为开国功臣,获得更大的好处,以及正统的地位好留名史册;
至于说曹操不愿意背负乱臣贼子之名的话,我想曹丞相早就恶名昭著了,屠戮徐州百姓、挟持天子等众多恶行,正所谓债多不压身了,这个自然也无法成为曹操拒不称帝的理由。
曹操一生未曾称帝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曹丞相始终没能统一天下,所以不是因为曹操的野心太小而是因为曹操的野心太大,他要的是天下共主之位,而不是偏安一隅的皇位,所以曹操终其一生都想打败吴蜀两国称霸天下,可惜长江隔断了曹操的希望,北方称雄的曹操最终都没有踏入江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0 04:00
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原因主要有三:
一、名不正言不顺。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以汉朝丞相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曹操如果登基,就是以臣子身份登位,按封建正统思想来看属于以下犯上,夺国不正,会被世人诟病。
二、汉朝正统地位仍比较得人心。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统治,正统地位深入人心,非一时所能改变,所以当时虽然诸侯混战,但基本都以获得汉朝职位任命为荣,如曹操稳定袁绍时曾许他大将军之位,袁绍也因为这一许诺而放弃在曹操准备未充分时攻打他。
三、曹操并未有篡位之心。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以做汉朝能臣为自己的目标,虽然最终成为了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始终无篡位之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0 04:00
曹操一生未称帝。他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吾居炉火上耶!”。
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皇位罢了。所以,拥有最高权力,却又不是九王之尊的曹操,对于任何觊觎这份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总是格杀勿论、疯狂*的。正因为他自己无法得到这个崇尊之位,别人想得到,他一定是要与之拼命的。因此,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正如他给行军时拟的口令“鸡肋”一样,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儿曹节下嫁给汉献帝,除了*上的笼络外,不能说曹操对于这个尽管是符号的皇帝,未必敢太不恭敬。但另一方面,又根本不朝请,履行一个臣子的义务。虽然曹操不断地在诗文中表露自己,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对于周公褒扬的同时,实际也是在自我标榜。可对比自己小26岁的献帝则根本不放在眼里,动不动就跑去发一通脾气,吓得人战战兢兢。
汉献帝曾拱手要把皇帝位置让给曹操,但他始终不称帝,只为王,这是他征讨黄巾起义以来数十年的既定方针。后代人称曹操为奸雄是很有道理的。曹操一生,最奸之举,莫过于不夺帝位,而拥帝权,既捞取名声,又得到实惠。
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如果曹操要当皇帝的话,从山东进军洛阳时就可以把献帝废了。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据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上的借口,使自己在*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膺。这就是他所比喻的炉火,也是他作为一个*家的高谋远略。尽管他杀掉了这个阶层的许多头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个阶层,他是不敢小视的。
其三,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10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四,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五,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一种自我评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0 04:01
第一,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上的借口,使自己在*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膺。这就是他所比喻的炉火,也是他作为一个*家的高谋远略。尽管他杀掉了这个阶层的许多头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个阶层,他是不敢小视的。
其三,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10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四,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五,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0 04:01
1. 孙权劝他称帝,貌似恭顺,实际上是在使坏。这样就会使曹操受到拥汉派的反对而陷入内乱,魏对吴就不能构成威胁。
2. 如果当时曹操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增加攻击他的口实,使他在*上陷入被动。曹操自当上魏公、魏王之后,内部频发叛乱,就很说明问题。因此献帝,对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有很大作用。
3. 曹操曾一再说明自己绝无代汉自立之心,言辞恳切,如果突然变卦,则晚节不保,不如一如既往,将戏演到底。
4. 曹操只要掌握实权,不看重虚名。虽然后来被人扣上了“篡逆”和“贰臣”的帽子,但他从未改汉臣身份。可他对汉室绝无忠心,但毕竟未行谋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