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是什么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5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2:56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的意思是大丈夫生在这乱世之中,应该手持三尺杀人剑驰骋沙场,建立不世功勋,可惜今日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可惜人却身先死了。出自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说完这句话就死了,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pán],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扩展资料:
据史*载,孙策曾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管辖着海昏、建昌、西安、新吴等县(今江西省西北部,含靖安、奉新、武宁、修水、永修、安义、和部分新建地区),平定刘磐*扰,稳定社会治安,靖安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太史慈死后,靖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平定匪乱的东吴大将,把他战亡的这座山取名为“感古山”,1985年在这山头上建的六角亭就依其地名,称为“感古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史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2:57
大丈夫生在这乱世之中,应该手持三尺杀人剑驰骋沙场,建立不世功勋,可惜今日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可惜人却身陨,
这是太史慈在临死之前所说,裴松之引吴书(应该是韦昭等人的)注<三国志>时提到太史慈的遗言: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到了演义, 太史慈的遗言是:大丈夫生於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加了一个乱世, 但是七尺之剑变成了三尺, 乱世里的剑当场短了一倍还多一点, 而且*子之阶也被剪掉了, 变成 "立不世之功", 不过大体上的意思还是在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2:57
部分演义内容
却说戈定乃太史慈乡人;当日杂在军中,随入合淝城,寻见养马后槽,两个商议。戈定曰:“我已使人报太史慈将军了,今夜必来接应。你如何用事?”后槽曰:“此间离中军较远,夜间急不能进,只就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叫反,城中兵乱,就里刺杀张辽,余军自走也。”戈定曰:“此计大妙!”是夜张辽得胜回城,赏劳三军,传令不许解甲宿睡。左右曰:“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卸甲安息?”辽曰:“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倘吴兵度我无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说犹未了,后寨火起,一片声叫反,报者如麻。张辽出帐上马,唤亲从将校十数人,当道而立。左右曰:“喊声甚急,可往观之。”辽曰:“岂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惊军士耳。如乱者先斩!”无移时,李典擒戈定并后槽至。辽询得其情,立斩于马前。只听得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辽曰:“此是吴兵外应,可就计破之。”便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背后李典、乐进杀出,吴兵折其大半,乘势直赶到寨前。陆逊、董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自回。孙权见太史慈身带重伤,愈加伤感。张昭请权罢兵。权从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润州。比及屯住军马,太史慈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2:58
大丈夫生在不平的时代,应当拿起自己的宝剑立下不朽的功绩,而今天自己的志向还未实现,却对死无可奈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2:59
就是说,我堂堂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生在了这个乱世之中,本来就应该带着剑去建立伟大的功业,现在志向没有得到实现,怎么就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