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亲社会行为而非攻击性行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7 17: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2:18
如今,霸凌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有了攻击性行为,而不是亲社会行为呢?又怎样让学生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呢?
这就要谈到关于社会性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讲社会性发展前,要明白什么是社会性。所谓社会性,这里重点说的是狭义的社会性,是由个体参加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特性。
这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能适应社会生活,另一个是要能与他人交往。这就引出社会性发展的含义: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其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自然人,然后在各种环境、社会等相互环境中,逐渐成为能适应社会生活,能与人交往顺畅的人,这就是社会发展性的人。
人的社会性发展中,特别是学生中两项比较重要的行为。一是比较积极正向的行为,能帮助他人,受到尊重他人,往大一点方向说如做慈善等,也就是做有益于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我们的亲社会行为。显然亲社会行为能更好的帮助社会更好地发展,使我们能更好地参与生活,与人交往。亲社会行为应该是在教育中积极去培养学生的。另一个与之相对立的就是攻击性行为,指经常有意地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
而在教学中,就是要特意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克制或消除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虽然亲社会行为被鼓励,但亲社会行为不是想有就能马上培养得出来的,如果是刚出生的时候就去培养亲社会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必须要等到其道德、思维、人格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培养。如果要培养又要何时开始,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心理学家艾森伯格提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要经历五种水平。
第一水平是学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享乐主义、自我关注取向阶段,这个阶段只关心自己,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可能帮助他人。
第二水平是小学生及一些正要步入青春期的少年的他人需求取向阶段,这个阶段是助人的站定是以他人的需求为基础,不去助人时不会产生同情或内疚。
第三水平是小学生及一些中学生的赞许和人际关系取向阶段,这个阶段是关心别人是否认为自己的利他行为是好的或值得称赞的,有好的或适宜的表现是重要的。
第四水平是一些小学主年级的学生及中学生,自我投射的、移情的取向,这个阶段是出于同情而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为着想。
第五水平是少数中学生的内化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取向阶段,这人阶段的学生是否助人的决定是以内化的价值、规范和责任为,违反个人内化的原则将会损伤自尊。
这些发展水平是从他人的外在取向逐渐地变成了内化的价值,是非常明确的发展。这些发展并非不可逆。有的人发展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出来是第四水平,但可能某些事情表现出来又是第三水平,这些都是可能的。但基本的趋势是跟着人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是不断增加的。
对于教师而言,亲社会行为的习得途径有三个。
第一是移情反应的条件化。就是儿童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情感。设置一些情景,让儿童切身其中,去感同身受,让儿童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帮助他们。比如听故事、引导理解、续编故事或者角色扮演等等。
第二是直接训练。就是教师利用一切学习和游戏活动,引导训练儿童在实践中表现出合作、谦让、共享等良好行为。这种方法,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有效地,比如直接告诉他,让他去帮助同学、分享玩具等,而这些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渐渐地内化到他的内心中。其实就是让儿童进行反复的练习、反复地实践,让他们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自觉地形成亲社会行为。
第三是观察学习。影响最大的是榜样的学习,让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去观察他们榜样的动作、行为,然后学习到他们的动作和行为,利于儿童倾向性发展。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正向的引导。
跟亲社会行为相对立的攻击性行为,其进行控制的方法有以下四点:
一是消退法。这个方法是很多家长都会用到过的,对于儿童的一些不好地行为,家长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使他们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少。比如有些幼儿因为想引出他人的关注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这时候,对于他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不给予理睬,而对于他的亲社会行为多加鼓励,久而久之,他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纠正。
二是暂时隔离法。是为了抑制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而让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强化或远离强化刺激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也算是消退法的一种。就是对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就进行隔离,比如让其坐到另一个地方或者离大团体不一起的位置,暂时隔离开来,只要他一出现这种攻击性行为就隔离,久而久之,他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改善。
三是榜样示范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置于无攻击性行为儿童中,减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另一种是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看一看如何处罚攻击性儿童的,也可以理解成杀鸡儆猴。
四是角色扮演法。让儿童去扮演攻击者的角色,让他们说出攻击者的感受;再让儿童去扮演被攻击者的角色,让他们说出被攻击者的感受,从而让他们产生移情性理解,从而改变攻击性行为。
为此,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尽可以让学生多一些亲社会行为,减少或没有攻击性行为,让其未来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