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6 16: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5:40
自发地发生核结构的变化,称为核衰变或核蜕变。原子核受外来原因引起核结构的变化,叫作核反应;它使稳定的原子核转变为放射性核素,这样产生的核素称为人工(造)放射性核素。引起核反应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高能基本粒子或光子撞击原子核,主要方法有:①带电粒子撞击;②快速中子撞击;③慢(热)中子撞击;④高能γ射线撞击。
由于原子核的结构和带正电的原因,需要有很高能量的带电粒子或γ光子撞击原子核,才能引起核反应。需要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氦核、氘核和质子、电子等。利用天然放射性的α粒子仅能引起少数轻元素的核反应,如(氮)经α照射,从核内放出质子(p),生成新核(氧)。常写成(α,p)。还有(α,n)150B等核反应放出中子。这两者常用作同位素激发的中子源。如镭铍(226Ra 9Be)中子源,钋铍(210 Po-9 Be)中子源;利用人工核素镅制作的,也是当前用得最多的镅铍(241Am 9Be)中子源等。在探矿或环境调查中用于中子测井。
中子是不带电的中性基本粒子。它的质量是1.00866 u。穿透能力很强,易于撞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
获得质量轻,中子通量高的中子源,是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追求之一。目前除了上述核素中子源之外,还有两种比较理想的中子源:①裂变中子源:放射性核素锎(252 Cf),能自发地进行核裂变(*成两个核),放射出中子。②中子发生器:其实就是一种小型加速器中子源。包括100 kV高压电源,做得体积很小可以放入井下。主要加速氘(T)核轰击氚靶,即T(d,n)4He,产生14 MeV的快中子,中子能量可达1011中子/s·cm2。用于各种中子测井,求取地层含氢指数,地层孔隙度,油水界面,气水界面等。
235U和238U在中子照射下产生核裂变,热中子引起235U的裂变截面很大,而238U不产生裂变反应,对快中子只有238U有较大的反应截面。铀的裂变反应后一瞬间(10-16s),从裂变碎片中放出中子,称瞬发中子。另外在裂变后经过一段时间,由238U裂变碎片87Sr进行β衰变时放出的中子称缓发中子,缓发时间为87Sr的半衰期56 s。缓发中子测井是测定铀含量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