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7 02: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5:38
【原文】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言语第二/12) 【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
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方言证古】昼:中午。
《广韵》去声宥韵:“昼,日中。”《汉书·萧望之传》:“(望之)饮鸩自杀……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
昼食,午饭。《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昼眠夜起如白平。”
〔泉〕食日昼(吃午饭)。(。
三国时魏国的太傅钟繇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钟毓,弟弟叫钟会,两兄弟
从小就都很聪明,但性格却不同,钟毓比较憨厚,而钟会则比较调皮,虽然
做着同一件事情,弟兄俩却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有一次,父亲午睡,钟会就出主意与钟毓一同溜进父亲的房间去偷药酒
喝。其实父亲是假装睡着,偷偷察看两个儿子的行动。
钟毓先向父亲跪拜,行礼如仪,然后才开始喝酒;钟会不但不拜,喝酒
时,还向父亲做着鬼脸。父亲当时没有出声,事后问钟毓:“我既已睡着,
为何行礼?”
钟毓答道:“偷喝药酒心中忐忑不安,不拜更觉不安。”
父亲又问钟会:“你为何不拜?”
钟会答道:“偷酒已属非礼,所以不敢行礼!”
钟繇见两个儿子回答得都很有理,满心欢喜,便没再加以责备,只是勉
励他俩好好读书。
魏文帝曹丕得知钟家兄弟的才能,就命钟繇带着孩子来见。
钟毓和钟会都是第一次见皇帝,但神态各异。大殿上庄严肃穆,魏帝高
坐龙椅,威严显赫,卫兵列队,刀戟并举,钟毓一见这副阵势,紧张得满面
流汗,而钟会则若无其事。
魏文帝问钟毓:“你为什么出这么多汗呢?”
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这是实话,钟毓当时确是这种
心情。
魏文帝又问钟会道:“你为什么不出汗呢?”
钟会应声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这是虚言,但回答得比哥哥巧
妙,有胆有识。他的回答使魏文帝和百官都惊奇不已,齐声夸奖兄弟俩聪明
过人。
钟会长大后,官拜秘书郎、镇西将军,和邓艾一起进兵四川,灭了蜀国,事实证明他是个有才能的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兄弟俩奉命进见。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我颤颤惶惶,汗出如水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我颤颤栗栗,汗水不敢出。”
《世说新语 言语》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1.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译文:钟毓、钟会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美好的名声.(在他们)十三岁那年,魏文帝听说了他们的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你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于是(钟繇带着他们的两个儿子进宫面见魏文帝).(面见皇帝时)钟毓(紧张得)脸上流汗,魏文帝(亲热地)问他:"你的脸上怎么会流汗呢?"钟毓回答说:"(我)敬畏害怕,汗水像酒水一样涌出来." 魏文帝再问钟会说;"(那)你为什么不流汗呢?" 钟会回答说:"我害怕得发抖,连汗也不敢出."2.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3.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4.【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译文:【翻译】 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相貌不好看,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做侍从.已经接见完了,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5.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